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记新疆新源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建军

30年间,他从开小四轮拉砖拉沙做起,到组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80台(套)大型农业机械;从自家的12亩地种起,到跨县承包8000亩土地;从一天收入50元开始,到现在年用工达16400多人次,王建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带领周围乡亲们走上了致富小康路。被自治区授予“种粮售粮”大户称号,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今年48岁的王建军是土生土长的新疆新源县阿勒玛勒镇塔格尔布拉克村人,18岁起就跟着母亲种地,照顾弟弟和妹妹。30年间,他从开小四轮拉砖拉沙做起,到组建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80台(套)大型农业机械;从自家的12亩地种起,到跨县承包8000亩土地;从一天收入50元开始,到现在年用工达16400多人次,王建军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还带领周围乡亲们走上了致富小康路。被自治区授予“种粮售粮”大户称号,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我是党员,就应该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不但要自己致富,而且要让更多的贫困户也富起来。”王建军说,这是他组建合作社的初衷。目前,合作社成员有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养殖大户,都有扶贫济困的心愿。合作社成立8年来,成员已发展到56名,还吸收了13名贫困户。
2012年夏,贫困户克孜·阿依波勒提的草场到了该打草的时节,但他的父母都在夏牧场放牧,家中只有他一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王建军伸出援手,仅用两天时间,就帮他收割好了草料。
今年4月,村里的困难户吴江勇计划在承包地里种植80亩罗马甘菊。“建军,你看我承包的土地不成片,管理起来很麻烦。”吴江勇来到合作社,把扩大特色种植的想法告诉了王建军。“好,我支持你,把土地调换一下。”王建军带着合作社成员查看了吴江勇承包的土地位置,当场作出决定。听到这话,吴江勇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他知道一般人是不会把好土地让出来的。吴江勇的妻子在一旁感动得连声说“谢谢”。
合作社成立的前3年,挣钱不多,但遇到贫困户,王建军该帮的还是帮。第一年,合作社就免收本村10户贫困户的农机费3万多元。第二年,合作社又为邻村的贫困户免费种地,免收的农机费超过4万元。至今,无论种地还是打草,遇到贫困户,王建军依旧免费为他们提供犁、耙、播、割、搂、捆一条龙服务。
王建军带着合作社成员一直把村里的10余户名贫困户列为帮扶对象,种地、打草样样都帮,还定期去村小学,给贫困孩子们送书包、笔和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我是在党的惠民政策鼓励帮助下富裕起来的,帮助贫困户致富、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等,是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王建军告诉笔者。他还通过多年的摸索和赴内地交流学习,为村里引进了香料、中草药和经济林等作物,并带领合作社成员先行试种,逐步拓宽村民的致富门路。现在,村里的特色种植已初具规模。
走进塔格尔布拉克村,合作社的办公区就坐落在县道745线的路边。只见田野里含苞待放的罗马甘菊一眼望不到头,黄灿灿的白芥子花开得正旺。“看,那边是苗圃,有美国红枫、三角枫等乔木、灌木品种三四十个。”王建军告诉笔者,今年全村种植罗马甘菊1200亩、油用牡丹100亩、白芥子100多亩、经济林300多亩。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老支书的富民“三问”    下一篇 拾荒老人省吃俭用捐两万支铅笔 他还想为母校做这些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