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柳萍:梨花一枝春带雨

“她一袭红衣雍容华贵地出场,扮相俊俏,身段婀娜,唱腔优雅婉转,实在和以往印象中的秦腔不一样。”回忆起第一次听柳萍的戏,62岁的戏迷段秀莲记忆犹新。几十年的从艺生涯,秦腔早已融入了柳萍的生命,他们之间相互依存,难分难舍。

“她一袭红衣雍容华贵地出场,扮相俊俏,身段婀娜,唱腔优雅婉转,实在和以往印象中的秦腔不一样。”回忆起第一次听柳萍的戏,62岁的戏迷段秀莲记忆犹新。
几十年的从艺生涯,秦腔早已融入了柳萍的生命,他们之间相互依存,难分难舍。柳萍坚信:“戏曲之美在于情境,唱戏就是唱情,只有以真情去打动人心,那才叫艺术,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戏曲艺术的每一个声腔、每一句念白、每一个身段、每一段开打,都凝聚着演员的心血。”
作为一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柳萍以历时40多载的氍毹春秋,以她痴心艺术事业的—颗丹心,在宁夏大地的舞台上树立了一个个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让戏迷如醉如痴。
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年时,柳萍便与秦腔结下不解之缘。1978年,11岁的她考入固原地区戏剧训练班,专攻秦腔小旦,兼花旦和刀马旦。虽然在同学中她不是最出众的,却是最能吃苦的。
2002年4月,柳萍以《武松杀嫂》《月下来迟》等折子戏中的高难度、高水准表演荣获第十九届“戏剧梅花奖”,实现了宁夏文艺界“梅花奖”零的突破。“梅花奖”的获得既是柳萍自身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宁夏戏剧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宁夏的秦腔因为柳萍的“梅花”而“染香”,很多宁夏人因此重新注目秦腔,秦腔的观众基础一下厚实了许多。
2013年,时任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总经理的柳萍,在秦腔现代戏《花儿声声》中饰演“杏花”。这一角色要从怀春少女演到白发老妪,要从传统戏曲唱到民间小调,角色饰演难度极大。为把这一角色演“活”,柳萍刻苦学艺,对每个动作反复揣摩、每个唱腔反复钻研。《花儿声声》公演后,专家眼前一亮、观众为之倾倒,该剧先后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柳萍也因出演该剧荣膺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以及第2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等殊荣,迎来了她艺术生涯的另一个高峰。
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学徒,到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柳萍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宁夏秦腔剧院的“创新”之路。在秦腔剧院,她着力构建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有效整合分散的艺术资源,聚集优秀人才,提升演出水平,大力开拓演出市场。《狗儿爷涅槃》《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先后获国家级大奖,剧院先后有4人获中国戏曲梅花奖,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文艺创作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文艺工作者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作为一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舞台上柳萍完美呈现传统戏曲的魅力,而戏曲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也在涵养她的品德修为,面对众多荣誉,她始终不忘初心,坚守人民艺术家的本色。
“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最爱看传统戏,但怎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元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柳萍说,因为现代戏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也是我们最熟知的“生活故事”,所以对编剧来说要编好大家喜欢的现代题材的剧目是个巨大考验。在传统秦腔剧种的基础上,为了凸显宁夏地域风情,柳萍在唱腔中加入时尚元素,让宁夏秦腔剧院在现代戏的创作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从12岁第一次上台到现在,柳萍的戏曲人生已经走过了40多年,她仍然孜孜不倦地追寻着戏曲的美和灵魂。“唱戏在过去是养家育人,现在是培根铸魂。”柳萍说,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争创作出更多讴歌党、讴歌人民的好剧目,在舞台上传承青年演员,舞台下传承青年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国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国“核司令”,他的英雄传奇永不谢幕、并未远行    下一篇 这1.5万只来自云南的口罩背后,有一段持续十多年的暖心故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