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为火箭焊接“心脏”的大国工匠

上世纪90年代,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一度成为研制瓶颈。凭借着高超的技艺,高凤林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成功焊接出第一台。

fileImg

高凤林的焊接技术享誉世界。

高凤林,央视“大国工匠”节目播出的第一人;我国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第一颗“心脏”,也就是氢氧发动机喷管,都在他手中诞生。2014年,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他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同时获得三项金奖震惊了世界。37年来,他先后为90多发火箭焊接过“心脏”,占我国火箭发射总数近四成;先后攻克了航天焊接200多项难关。

这位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曾有人向他抛出橄榄枝,许以丰厚待遇和荣耀。高凤林却答道:“我相信航天事业发展了,工资待遇一定会赶上、超过你们;至于荣耀,你说它能有我们制造的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荣耀吗?”

上世纪90年代,为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一度成为研制瓶颈。火箭大喷管延伸段由248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组成,全部焊缝长达900米,焊枪多停留0。1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在首台大喷管的焊接中,高凤林连续昼夜奋战一个多月,腰和手臂麻木了,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用毛巾热敷才能减轻痛苦。凭借着高超的技艺,高凤林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成功焊接出第一台。

此后,在为长三甲系列火箭焊接第二台氢氧发动机的关键时刻,公司唯一一台真空退火炉发生炉丝熔断,研制工作一时陷入停滞。要想恢复设备运转,必须有人从窄小的炉口缩着肩膀钻进去,将炉丝重新焊接在一起。那时正值盛夏,炉内氧气本就稀薄,焊接时还要输送氩气进行焊接保护,情况十分凶险。高凤林忍住长期加班导致的胃痛,主动要求钻炉抢险。在漆黑的炉腔里,他打着手电忍着闷热和缺氧的窒息感焊接,每到呼吸困难,就扯扯脚上的安全绳,外面的同事把他拉出去换一次气。三进三出,前后近两个小时,成功地焊好炉丝,真空炉恢复了运转。高凤林由此被业内誉为“金手天焊”。

如今,“高凤林”这三个字在业界已经是非凡的代称,在非凡业绩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非凡付出。

“连续熬夜最长的一次将近一个月,每天到凌晨5点左右,为了国家863计划的一个项目。26个难关,需要一个个攻克。”高凤林说。因为付出,他被同事称为不吃不喝的“骆驼”,是“和产品结婚的人”。为了攻克难关,他常常不顾环境危险,直面挑战,为此多次负伤,鼻子受伤缝针,头部受伤三次手术才把异物取出,而胳膊上黄豆大的铁屑由于贴近骨头至今无法取出。

因为要应对新技术新问题,高凤林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有进步”;徒弟们说,师傅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为解决问题而读书。

“不仅会干,还要能写出来指导别人干”。高凤林著有论文30多篇,每年授课120多课时以上。2011年,人力社保部以高凤林的名字,命名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也是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2015年,高凤林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工作室现有成员19人,平均年龄仅34岁,其中有5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1名航天技术能手;已成为重要的人才育成基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书福:让中国汽车跑遍全球    下一篇 守护海岛光明 服务一方百姓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