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祝世宁:追光者的光影人生

在追“光”的路上,祝世宁把自己隐匿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光环下,言必称“我们的团队”。他从来不是埋首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家,他主张学者要互相交流。

u=123333060,3896231736&fm=26&gp=0.jpg

祝世宁

不久前,南京大学里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图书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再版发行已故晶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这场活动既是对闵乃本学术思想的弘扬,也是对他的致敬和怀念。

在致辞环节,祝世宁用一贯平稳的语调阐释着再版的意义:“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而是闵先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十多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这本专书不仅是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至今也仍是该领域有特色的专著之一,深受晶体界的欢迎和好评。”

发言后,直到发布会结束,祝世宁再不多言。

面对媒体,他有些拘谨。“我只是在人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遵循着国家的命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说。

在追“光”的路上,祝世宁把自己隐匿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光环下,言必称“我们的团队”。

但祝世宁并非“没有特殊贡献”。他曾是南京大学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曾是闵乃本院士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他对“微结构材料”的研究,对非线性光学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合作者一起完成的研究成果,两次被评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十大进展;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拥有国际、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不乏顶尖学术期刊,学术引用超过万次……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深知,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休戚与共。

1949年12月,祝世宁出生于江苏南京。在青年时期,他从学校到农村,又进入工厂,直到1977年才参加高考。

这段波折的经历,并没有消减他的学习热情。在农村时,他通过自学农业书,改良作物品种;进入工厂,他自学机电知识,提高了车床效率。“我总觉得,一步一个脚印能走到今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从小对科学有兴趣,对自然有敬畏;二是善于自学,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做到学以致用。”祝世宁说。

1990年,闵乃本院士发现了祝世宁这个难得的人才,将他选入研究组。此后,祝世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块能同时出二色激光的准周期超晶格,并首次实现了激光的高效三倍频,展示了准周期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2007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得了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的祝世宁,与团队一同分享这来之不易的荣誉。

同年,祝世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祝世宁从来不是埋首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科学家,他主张学者要互相交流。

前几年,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要重建新楼,学校向祝世宁询问意见:教授办公室应该设计多大?

祝世宁建议,从院士到副教授的办公室,都一样大,不要超标,但是公共区域要大一些,要有咖啡厅、讨论室,能接待客人和学生。

“我们要创造那种轻松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家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祝世宁笑称,科研人员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得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把矛盾消化掉。

尽管距离退休时间越来越近,但祝世宁还有很多想完成的历史使命。

如今,祝世宁及其团队能在一块微小的光子芯片上,模拟出光在天体引力场中的传播,观察到光受引力场吸引所产生的弯曲——弯曲得太厉害就形成黑洞,光逃不出来。

这是爱因斯坦的预言,如今被演示在一块芯片上。“我们演示出的黑洞照片和今年新闻发布的首张真实黑洞M87的照片非常像。以后天文学可以在我们的芯片上做宇宙实验。”祝世宁说。

“我国科学家正在迎头赶上,我们应该在源头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对下一代技术更早地切入、更快地投入,争取有更多的发言权。”祝世宁认为,这是如今中国科学家的责任所在。

祝世宁也期待着:“科学家们应该进一步把科学朝前推,让人们能从更高的层面上理解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让有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她投身护理事业80余年 用真情挚爱呵护生命    下一篇 一张新图,让中国变“小”,让梦想变“大”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