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大峡谷里的“棒球小妹”

怒江大峡谷的群众,很少人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这两年,制作棒球变成很多贫困群众的日常,成为峡谷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怒江大峡谷的群众,很少人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这两年,制作棒球变成很多贫困群众的日常,成为峡谷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起针、拉线……不到一年时间,29岁的脱贫群众花六妹就已熟练掌握缝制棒球的技术,并成为棒球扶贫车间的管理员。

花六妹老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色德村民小组。这个在高黎贡山上的村子,从村委会到村小组步行要用4个多小时。

10年前,花六妹成了村里第一批高中毕业生。在贫困面前,她能选择的路子并不多。为了多挣点钱,她辗转广州、江苏等地务工。

“交通不改变,再勤劳也没用。”花六妹说,得知村里启动易地搬迁,安置点与匹河乡政府隔江相望时,她回家的信念更坚定了。

2019年初,花六妹和其他村民一同告别了世代生活的木板房,搬进了带有明亮厨房、卫生厕所的新房,用上了电热水器。

花六妹平淡的生活在去年7月又有了改变。“村里建了个棒球加工厂。”托坪村委会主任王小波说。

“当时有不少人都报名参加了。”花六妹说,在经过专业老师培训后,她们走上缝制岗位。起初,因为大家缝制力度、角度难以掌握,生产出的棒球几乎都不合格。随着技术的精进,现在大家生产的棒球基本都合格了。

作为车间管理人员,花六妹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工资。缝制棒球按件计费,缝一个就有2.5元,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因此,村里不少妇女都来缝制过,在农闲时,扶贫车间最多有30多人,但比较固定的有10人。

35岁的和碧花就是固定来上班的群众。去年在一家米线店打工的她,听到村里要开棒球扶贫车间,当即报名参加。现在她每天能缝制50多个棒球,成了车间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村民。

“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有这样的机会必须努力工作。”在缝制棒球的和碧花说。

“搬迁后,我们要转变思维。”花六妹说,虽然在车间比在外务工挣得少一些,但车间的氛围好,还能顾家。现在大家上班都很自觉,吃完饭不休息就来车间上班了。

花六妹说,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简单靠种地为生了,要学一门技术,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就能不返贫了。

入夜了,安置点大多数群众已准备睡觉。但在扶贫车间,灯火通明。花六妹和她的9个姐妹依然在缝制棒球。她们想通过双手抓紧时间多挣点钱,不想再感受贫穷的滋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宁波“90后”护士捐造血干细胞 爱心传递“生命种子”    下一篇 最好的胎教!怀孕9个月,她单膝跪地,坚持了20多分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