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使猕猴桃树结出“团结硕果”
郑天成,林芝市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总经理,熟悉他的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郑”。
自2001年进藏以来,他始终致力于发展高原特色产业,18年来,与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搭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为民族团结、产业固边、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作出了表率。
2001年,老郑初到西藏,看重的是西藏的政策好、发展空间大。到了边陲察隅,他感受到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淳朴的民风,这使他进一步坚定了在察隅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他历经10年的积累,资金有了,技术也成熟了,但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心愿仍然不能实现,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土地。当时,在高原上种植猕猴桃还是一件新鲜事,群众都不太看好,没有人愿意试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1年,察隅县为提高农牧民群众收入,决心打造一批优质产业项目。
老郑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赶紧找到夏尼村的僜人朋友谈这件事,大家张罗着成立了察隅县下察隅镇夏尼村兴农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20亩猕猴桃基地。从那以后,老郑带领僜人兄弟吃住在果园,悉心呵护着每一棵幼苗。老郑又自筹资金,扩建猕猴桃基地50亩。
2018年,老郑的猕猴桃获得了原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合作社发展成了西藏察隅县兴农猕猴桃有限公司,基地由50亩发展到了1050亩。
老郑常说:“我的事业发展到现在,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各族群众的支持,我也要为群众办点实事、好事。”
夏尼村僜人群众雄伟龙找到老郑,也想种点猕猴桃。老郑没有觉得他想抢自己生意,反而高兴地对他说:“我能在这里发展猕猴桃产业,实现自己的心愿,村里群众帮助很大,你有这个想法,我肯定支持……”
从那天起,老郑就忙活起来,帮他选适合猕猴桃生长的地、采购幼苗,购买围栏及农资农具等所需物资。半个月后,采购的物资都到齐了,老郑开始顶着炎炎烈日,手把手地教他种多深、多远种一棵、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等等,雄伟龙看着自己的猕猴桃基地,开心地笑了,拉着老郑的手不住地道谢。
从帮助雄伟龙开始,老郑提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由他在自己的基地手把手教群众种植技术,并提供幼苗采购、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群众自行种植,提高群众收入。
在老郑的极力倡导和雄伟龙成功实例的带动下,夏尼村、京都村23户僜人群众自行种植猕猴桃140余亩;这23户种植的猕猴桃,今年已经初挂果,产量可达5万斤,产值可达120万元,2020年将进入丰产期,产量可达20万斤以上,产值可达500万元以上。同时,他还积极吸纳附近群众到基地务工,群众不仅可以得到务工工资,也能学到猕猴桃种植管理技术。
近年来,在老郑的带动下,察隅县已有6个村发展了猕猴桃产业,总规模达到2352亩(其中僜人聚居村种植规模就达到了1440亩),直接带动6个村281户1456人“不离乡不离土”参与产业发展。
据统计,2019年,下察隅镇猕猴桃已挂果1000余亩,产量50万斤,产值达1200万元,群众可收入土地流转资金126万元,务工工资300万元;村集体可获得分红资金20万元以上。
郑天成和他的僜人兄弟姐妹们不仅使自己富了起来,也让周边的群众腰包鼓了起来,在边陲察隅,他们的团结发展不仅践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