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国海拔最高县历史 西藏七旬老人搬新居
资料图
“大约是1976年3月,我们一家8人背着物资、赶着牛羊,从那曲申扎县尼玛区出发,穿过北面传说中的‘鬼地’,向着无人区挺进。”近日,71岁的藏族牧民罗达瓦在位于西藏山南贡嘎县的新家里,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中国海拔最高的行政县双湖县往事。
罗达瓦的新居是一座藏式院落,位于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点。2019年12月中下旬,西藏官方启动试点,将2900余名双湖县牧民搬迁至海拔较低、较舒适的雅鲁藏布江畔。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双湖县人的第一次大规模迁徙。
双湖县地处西藏那曲西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一年中有10个月的漫长冬季,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中国内地的40%。历史上因人迹罕至,被称为无人区。
罗达瓦此前任双湖县措折羌玛乡副乡长,出生于羌塘草原,又是最早参与北迁无人区的牧民之一,熟知双湖县的“前世今生”。
他说,双湖地区是“鬼地”的说法来源于一个传说:旧西藏时,有一名税官走到今尼玛县江爱雪山前便返回了,税官回去对上级说:“江爱雪山那边天地相连,有一腰间栓火、背上背水的鬼神站于天际守护。”税官的上级再上报,于是,旧西藏政府便将双湖划为无人区,税收、政令到此为止。
无人区的改变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双湖县70岁的牧民达玛回忆,那时,草原承载能力达到极限,为了拓展草场,原申扎县县长洛桑丹珍从1971年起,三次带人和当地牧民勇闯无人区,他们发现无人区部分地方水草丰茂、野生动物成群。
于是,在西藏官方的支持下,开发无人区的想法便逐渐成形。三探无人区的人员总共十八人,此后,他们便被牧民们誉为“双湖县十八勇士”。
罗达瓦回忆,1976年北迁时,他家有3位老人、3名孩子。牛羊身上背着帐篷等大件物品,他本人背着家里最贵重的瓷器,还有一把当时用于打猎的长枪。
“我记得大部队经过一个湖泊时,突然起了狂风,把几十只牛羊都吹进湖里冻死了。”他说,安顿下来后,牧民们在无人区抱团生存、饲养牛羊、建设村落,“冬季为了抵御严寒,幼儿都是裹在藏袍里不离手。”
从1974年到1977年,那曲申扎、班戈两县共一万多位牧民、上百万牲畜完成北迁,形成了如今尼玛县、双湖县的人员基础。
在双湖县生活远比想象困难。2019年12月23日,记者乘车到达双湖县县城,当日最低气温接近-30℃,酒店提供有限的供暖,缺氧再加上高原反应,整夜难以入睡。
此前,在西藏举行的一场自治区政府常务工作会议时,自治区主席齐扎拉称,双湖县海拔过高,气候环境恶劣,牧民们在那里生存、生活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
“可能是双湖太冷了、又缺氧,搬到这里后,感觉一切都很好。”罗达瓦笑着说。
记者在安置点看到,一座座藏式院落整齐划一,水、电、路、网等设施齐全,还有学校、银行、商业街、温室大棚、警务站等配套。
达玛老人说,牧民们都很喜欢雅鲁藏布江畔的新生活,搬来半月有余,他和其他几位老人已经去拉萨八廓街转过一次经,“相比双湖,这里的阳光温暖、生活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