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养猪赶上好时候,贫困户变成“暴发户”

学啥干啥,2008年返乡,靳保龙就自个干起了养猪行当。如今,曾是靳沟村精准扶贫户的靳保龙,一下子成了“暴发户”。

image.png

“这头母猪值6000元,这圈成猪10头,一头值2000多元,这窝猪娃刚满月……”2019年12月6日,西峡县田关镇靳沟村村民靳保龙高兴地说,他家房后8个圈舍里仅剩下大大小小16头猪,今年已出栏160头,卖了25万多元。

靳保龙曾是靳沟村精准扶贫户,今年他一下子成了“暴发户”,这事传遍十里八乡,成为群众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46岁的靳保龙是个实在勤快人,也是命苦可怜人,他8岁先后没了爹娘,兄妹俩在姑姑家长大。2001年婚后,就带着爱人在邓州罗庄村一个个体养猪户的猪场打工,一干就是七八年。

“当时工资低,一年老板开支3000元工钱,最后一年,才提到5000元。”靳保龙说,虽然工资低,但管吃管住,也算稳定。

学啥干啥,2008年返乡,靳保龙就自个干起了养猪行当。“当年买了两头公猪、6头母猪,自繁自育,发展到48头。”

靳保龙回忆说,天有不测风云,猪感染疫情,48头死得只剩下5个猪娃。那年头猪价低,记得毛猪最高卖过4.7元。投入1万多,赔了近2万,算是白忙活一年。

从2011年开始,靳保龙养了两头母猪,每年卖猪娃,小日子也算有了好开头。但2013年,靳保龙爱人因一场交通事故去世,他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

2016年,靳保龙一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户。帮扶人李建伟送来了两头母猪,到2018年连续卖出猪娃100多头,靳保龙家庭每年收入都稳定在2万到3万元,实现脱贫。

“今年价好,生猪最高每斤卖过17元。”靳保龙说。10月份左右猪价最高,有收到18元到19元,春天低,我卖过7.3元,今年总共已卖6茬。

“不说靳保龙,村里还有养猪大户黄安杰等3户,但这3户,今年养猪规模都在30头到50头。”该村党支部书记马铁说,还是靳保龙勤劳、有耐心、有勇气,也遇上了好机会。

他养猪规模最大,自己种了30亩地,每年种的玉米都做了猪饲料,这还不够,今年还在村内收购6万斤玉米。

靳保龙的好事仍没说完。养猪这事成就了他和王焕的“婚事”。王焕是邻村贫困户,丈夫因病去世。靳保龙“托管”养猪并保底分红,帮王焕脱了贫。去年底,他俩结了婚。

“保龙心好、实诚、勤劳。”鲜红大喜字、喜彩带、结婚照……卧室里,王焕夸着靳保龙,靳保龙笑得更灿烂。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以心换心真帮扶——记康乐县八松乡魏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陈亮    下一篇 惠英红 我不想每一天都在受伤中度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