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他自掏腰包种树,十三年投入了10多个亿

从2006年开始,自掏腰包种树。十三年,两万七千亩树林、种下270万棵树、投入了10多个亿的资金。他就是兴和县民营企业家内蒙古兴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靳登永。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依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各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涌现出“两山实践”的许多先进典型。塞罕坝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莽莽苍苍的林海;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六个老汉”三代人坚持战风沙,浩瀚的沙漠里有了辽阔的绿洲。平凡人的坚持和担当,把奉献和忠诚镌刻在了青山绿水间。

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兴和,也有这样一位植绿人。

从北京向北驱车两个多小时,驶出河北地界下高速,便是兴和县。放眼望去,荒芜的杂草间点缀着点点浓绿,北方冬日的萧瑟大地也是绿色涌动,生机盎然。

从2006年开始,自掏腰包种树。十三年,两万七千亩树林、种下270万棵树、投入了10多个亿的资金。在兴和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于宏亮看来,始终不理解:他到底图什么,为名、为利,为钱?

“他不缺钱,就是为了在兴和干点事,我在城关镇任镇长、党委书记,一直支持他。”于宏亮说。

他就是兴和县民营企业家内蒙古兴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靳登永。

93c06998-60ab-408d-bfd3-5aac084c0b42.jpg

靳登永在查看绿化的林地

靳登永出身贫寒,吃过苦,十多岁时还是兴和县干部的父亲去世后,一直是政府给予生活上的照顾,“从八块钱到后来的九元钱,我是在党的抚育下长大的。”靳登永说,“我这样做,不图别的,就是为了报恩。没有共产党,我书也念不起,也没有我的今天。”

靳登永出生于五十年代,先后在兴和县民政局和县属国有企业工作,后来为了发挥自身更大的价值,在八十年代中下海创办企业。一路走来创业有所成就,兴永碳素厂也从单一的碳素生产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内蒙古兴永实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当地500多名家庭就业。他开始思考怎样更好地回报社会,“2006年开始绿化植树造林,坡坑填起来种树,这里有2400亩。”靳登永表示。

公司总经理靳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100多人,浩浩荡荡带着铁锹挖坑植树,在县城场面还是很壮观的。”隆冬时节,走进兴和兴永碳素公司植物园,道路两旁的松树翠绿繁茂。站在山顶的平台上眺望,阳光下大青山绵延而去,将要开通的高铁轨道穿越朦胧的淡淡烟雾伸向远方,轨道西侧的树木间白雪皑皑。“我们这里的树种有七十多种,目的是打造一片景观林。”靳冬说。

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把企业周边的环境打造好,“我父亲就是想为兴和县百姓多添一些绿色,没有特别功利的想法。”靳冬表示,“我也会和父亲一起干下去。”

吃水不忘挖井人,成功不忘报党恩。这就是一位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的炙热情怀。说起植树造林的艰难,他很是感慨,“这地方干旱缺水,种树成活率低。最好活的树是一米到一米五,种的大多是樟子松,两、三米高树的成活率在80%,四米高的成活率只有20%。刚开始许多树苗种下去活不了,后来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坚持下来了。”

打造环境,没有钱可无法推动,内蒙古兴永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配套住宅。有了收益继续植树造林。据悉,未来八年到十年之内,会形成十五万户旅居小镇,两万户养老设施,一万户残疾人托养配套住宅。“让来兴和县旅游的客人玩得好,留下来,长期住。”靳登永畅想未来美好的图景。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健康、生态、养老、宜居的生态新城将在兴和大地上拔地而起。

位于兴和大道一侧的兴永银河湾国际文化生态健康养生养老度假区内,人工湖湖面上铺满了白雪,在阳光下有些耀眼,小广场上人们伴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不远处的住宅已经封顶完工。

据了解,度假区共占地33.26万亩,预计总投资600亿元,设计了28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板块。

目前已投资20多亿元。宜居板块的“兴永”城一期、二期工程42栋7层电梯花园洋房、20多栋多层电梯花园洋房、12栋高端生活体验别墅已经建成,五星级酒店、社区医院、幼儿园即将投入使用。配套园林绿化环境完成“七湖八园”,占地面积2400亩,未来项目区内还规划3万多亩的湿地草原。

驱车走在弯弯曲曲的绿化坡地里,目光所及,已经是种上密密麻麻的树苗,人工湖,湿地公园也是白茫茫一片,“目前我们已经种下了270万棵树,等项目完工会有一千多万棵树,整个度假区绿化一百七十平方公里,宜居板块和整个度假区的面积是二十五比一,现在眺望没感觉,三到五年再来看就会更好。”靳登永说。

“大雪压青松,压也压不垮。多年以来,我就是被靳总这种精神感动着。”于宏亮说。

兴和县主要负责人表示,未来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生态、绿色、旅游、养老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五年内倾力打造生态小镇。“民营经济作为兴和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关怀支持企业家政府不仅放在心里,更会落实在行动上。帮助企业家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难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这份绿色的信仰,在靳登永心里深深扎根。

“曾经在建设前为生态移民项目征求过朋友意见,20%的朋友说我做不成,80%的朋友说我胡来,我认为值得干。我做的事业和国家政策相符,是生态移民项目,项目完工后森林覆盖率达到96%。我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靳登永表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来了,现在没有犹豫。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不忘初心,靳登永把对兴和这片土地的热爱融进洒满山川的绿色里。林海涛涛,黄沙弥漫不在;树木青翠,守护绿色家园。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贵州安顺:退伍老兵重返“战场”助脱贫    下一篇 特殊的毕业礼,特别的人生课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