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扎根保税区20年,他见证小公司成长为地区总部

1999年1月,36岁的刘宏揣着冲劲与梦想,来到世纪之交浦东开发开放的热土,扎根于外高桥集团这一保税区开发建设的桥头堡,一干就是20年。

刘宏。本文图均为 外高桥集团 供图

刘宏。本文图均为 外高桥集团 供图


1999年1月,36岁的刘宏揣着冲劲与梦想,来到世纪之交浦东开发开放的热土,扎根于外高桥集团这一保税区开发建设的桥头堡,一干就是20年。

20年来,他见证了一家家小小的贸易公司,成长为地区总部、营运总部。

刘宏在外高桥保税区的第一个职务是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外联发公司”)副总经理,负责招商引资工作。这是保税区的第一家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任务很重。

他始终把开发公司比作紧贴企业的“触角”,通过开发公司,一方面政府的各项政策、功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另一方面政府能够及时、准确地感知园区企业普遍面临的发展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和功能创新。

在外联发公司工作十多年间,他走遍了园区每一寸土地。第一家物流分拨中心、第一家营运中心、第一家亚太营运商……外高桥保税区几乎所有的功能创新,都是公司根据企业的需求,率先向政府提出,并配合政府研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作为自贸区的核心区之一,外高桥保税区和外联发公司如何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机遇、实现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刘宏面前的重大课题。

凭借多年在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刘宏带头探索推进保税区的转型发展。

外联发公司通过发挥全产业链服务优势,引导跨国公司业务向研发、维修、检测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通过发挥自贸区中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创新优势,支持高科技企业的试验样品进口、耗材保税等;通过帮助区内企业利用自贸区功能和政策,外高桥的业务结构,提升产业能级……

探索有了回音。光学巨头蔡司,以贸易公司形式落户外高桥保税区,如今升级为中国地区总部。美国药典委员会中华区总部,自2014年搬迁至外高桥,实现了“三级跳”,业务规模迅速壮大,成功在区内“生根发芽”。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及内饰系统供应商丰田纺织集团的中国地区总部在外高桥落成……

在外高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悉心培育之下,一家家小小的贸易公司,成长为地区总部、营运总部。在推动园区和公司的华丽升级中,刘宏也实现了个人的完美转型。

2016年2月,刘宏成为外高桥集团股份这一拥有7000名员工、超300亿资产的国企掌舵人。他的眼光不再局限于外高桥保税区的10平方公里,他要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浦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努力。

外高桥集团股份公司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有对盈利的追求,但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和国家级的开发公司,又有着服务区域经济、落实国家战略的功能。对于处理市场和功能的关系这一问题,刘宏的回答坚定不移:两者不矛盾,相辅相成。

该公司通过推动复旦科技园等一批科创中心在外高桥落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具有海关特殊监管区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群落,目前外高桥已集聚起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科技研发和检测维修服务类跨国企业,使自贸区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

通过开展长三角区域联动,外高桥保税区产业“走出去”的脚步已遍及启东、池州、南通、嘉善、奉化、徐州、泰州、嘉兴等10多个长三角城市,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

目前,外高桥保税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到96家,培育出10个年销售额超百亿级产业、6个超千亿级产业,形成了智能制造、医疗器械、汽车、工程机械、酒类、化妆品、钟表(含珠宝)、文化等专业平台,吸引了各个行业领军企业入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碧碧:日久他乡即故乡,防疫一线尽所能    下一篇 “铁娘子”赵丽敏:穿着防弹衣在中东树起“中国标杆”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