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最强搭档共战疫,上演“全家总动员”

疫情发生后,武汉商学院有370名教职工奔赴7个中心城区内的28个社区,他们化身“守门员” “环卫工人” “心理咨询师” “快递小哥”“物资采购团团长”等多个角色,全心全意服务社区居民。

image.png

李平(左)与父亲整理道路

2020年2月9日起,武汉商学院有370名教职工奔赴7个中心城区内的28个社区,他们化身“守门员” “环卫工人” “心理咨询师” “快递小哥”“物资采购团团长”等多个角色,全心全意服务社区居民。

在下沉的教职工中,有一批特殊的群体,父子同上阵、夫妻接力上战场、妻子与军人丈夫异地守阵地,他们与亲人组成最佳搭档,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演着“全家总动员”。

目录

上阵父子兵 抗“疫”肩并肩编辑本段

疫情发生后,武汉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平因武汉关闭离开通道被滞留家乡。当收到学校下沉社区的消息时,李平向学校申请,于2月16日就近下沉到江夏区安山街八一村居委会,与同为党员、年近70岁的父亲一起站在了基层防疫一线。

江夏区安山街八一村居委会属于防控基层,工作人员不足、防控难度比较大。下沉后,李平在村子里负责防疫宣传、人员排查、体温测量、物品代购等工作。

为了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李平自己先学习了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组成劝导专班,对村民进行宣传和劝导。针对村里返乡人员比较多的特点,李平开展了返乡人员信息登记,梳理记录近百名返乡人员的行程,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物资供应成为全村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李平就开自己的车,一趟一趟地给居民拉回了2000多斤的米面、蔬菜、水果等,并点对点地分发给村民。

而李平的父亲则先李平下沉就冲在了村口,不论刮风下雨,都守着村民出入的交通要道,对想要外出的村民进行劝导,阻断着疫情通向村里的蔓延途径。

除了回家吃饭,李平和父亲常常打不到照面。“我父亲是个退伍老兵,已经68岁了,但冲在我前面,让我很受鼓舞。他常常和我说‘国家有难,党员一定要上,就要在这个时候上!’”李平认为父亲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李平和父亲的努力下,村里的防疫工作逐渐落到实处,至今村里没有一例确诊病例。而不少村民还自发站出来成为志愿者,与他们一起守护家园。

夫妻接力上战场 同下社区守防线编辑本段

2月10日,贾翔作为该校第一批下沉到社区的教职工来到了汉阳区五琴里社区报到,而就在1月份中旬,贾翔刚刚作为援疆教师返回武汉。“老社区,没有物业,社区里还有一个医疗隔离点,防控难度比较大。”贾翔说。

社区里,贾翔承担起了门岗值守、出入车辆及人员管理、体温检测登记等工作,实行从早7点到晚7点的工作时间,家住沌口的贾翔,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安置好家里的老人孩子,确保自己不迟到。

在门岗值守期间,贾翔和同事们对想要外出的社区居民进行劝导,当面对居民的不理解时,好脾气的贾翔总是理解着居民的不易。

“老年人比较居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又少,对疫情了解得不充分。老人大多都是小孩儿脾气,多劝一会儿就好了。”贾翔说。

贾翔下沉到社区一周后,同为该校教职工的妻子李静也紧跟丈夫的步伐,来到了社区的一线,承担着15个单元楼栋的居民体温统计及相关值守工作。“当时疫情紧急,没想那么多,多个人帮忙也好。”李静说。

而在贾翔和李静下沉到社区后,他们的家中留下了两位80多岁的老人和上大学的女儿。据了解,贾翔的父亲患有癌症,母亲是帕金森患者,生活方面需要有人照顾。“当得知我要下沉的消息时,我父亲只对我说了四个字‘注意安全’。”贾翔回忆。在父母的影响下,贾翔女儿也在家照顾老人、打理家事。

疫情形势好转,根据相关政策,像贾翔和李静这样双职工下沉的情况可允许一人返回。俩人商量后,决定继续站好最后一班岗,陪着城市迎接最终的胜利。

异地守望 妻子与军人丈夫守牢不同阵地编辑本段

联系到该校下沉到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道惠民社区的教师胡春华时,她正在忙着给社区里就近复工的职工们送健康证明。从2月16日下沉后,胡春华来到社区跟着网格员进行人员排查、物资团购采买、代购药品等多项工作。

“他是突击队队长,我也在自己的阵地上当个好兵。”胡春华口中的“他”,正是胡春华的丈夫,目前在武警湖北总队咸宁支队,承担为咸宁市老百姓运送生活物资保障的重任,是党员突击队队长。年前,本来已经准备返家与妻儿一起吃年夜饭的丈夫,因疫情发生留在部队接受任务。

社区人员排查时,胡春华每天和网格员一层一层爬楼梯核对居民情况,常常排查完一栋楼后气喘吁吁、腿也打哆嗦。对于家里有老人或者生活困难的居民,胡春华会单独登记一遍,方便生活物资的采购和配送。

除楼栋外,惠民社区还有一些平房,位置较为分散,胡春华有时从上一户居民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路上就得花费20多分钟,赶上下雨天裤脚鞋子都是湿的。

提起社区工作,胡春华对很多居民的口味如数家珍:“这家的老人牙口不好,红薯买得多。6楼的奶奶喜欢喝麦片,要提前买。”胡春华说,社区里都是琐碎小事,很考验耐心,每天趴在手机上已成为她的常态。

胡春华下沉后,家里唯一的儿子交给自己父母照顾,晚饭后仅有的两个多小时成为全天她唯一能与儿子交流的时间。“孩子很骄傲我和爸爸都可以去为疫情战斗。没有平安的武汉,哪有一个个幸福的小家。即使在异地,但是我们也是同袍同战!”胡春华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1935年马家坪大捷:西北红军由弱转强的转折点    下一篇 张文玉:不负新时代 打造精品“国门工程”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