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柳遐:入行30年仍冲锋在纪录片拍摄一线

“生活是一座富矿,是纪录片最好的沃土。只有深植于时代和生活,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身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制片人、主持人,柳遐用影像串联改革的伟大历程,感受着时代脉动,也收获着令她深以为豪的职业价值感。

在改革开放4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大潮中,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柳遐更多了一重身份,她用一部部反映时代变迁的纪录片,真实鲜活地驻留历史瞬间,成为一名改革进程的记录者。


QQ图片20180830145316

采访柳遐,前后沟通了很长时间,因为她的低调和电视人的忙。身为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制片人、主持人,她很少接受采访,外出工作常用的自我介绍仍是从业最初的“编导”。入行30年,尽管载誉满满,可她至今依然冲锋在纪录片的拍摄一线。

为了准备此次采访,柳遐特意翻阅了多年前拍摄的纪录片。当那些极具年代感的珍贵影像呈现在眼前时,柳遐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作为一名纪录片人,她的职业成长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影像串联改革的伟大历程,感受着时代脉动,也收获着令她深以为豪的职业价值感。

目录

见证时代发展的速度编辑本段

上海,一座因改革开放而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的国际化都市。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柳遐是幸运的。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社会变迁,都给她和同行提供了记录时代变革的无尽素材。“生活是一座富矿,是纪录片最好的沃土。只有深植于时代和生活,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

1988年,柳遐进入上海电视台国际部,成为一名编导。那时候,电视纪录片在国内刚刚起步,改革开放后城市的飞速变化也为纪录片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上海台国际部成立了《纪录片编辑室》,成为国内最早以专题片记录社会人文的栏目,培养出了柳遐等中国最早一批开疆拓土的电视纪录片人,一部部追踪改革历程的纪录片也应运而生。

《下岗以后》《申九纪事》《世纪彩虹》《变化中的中国》《世纪之交看上海》《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篇)……柳遐制作的纪录片像一扇扇窗口,反映社会变革,记录民生百态,展示上海在改革浪潮席卷下飞速奔涌的姿态,也反映出无数人为改革广厦筑建付出的努力、经历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180830170949

从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从“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到陆家嘴成为首个国家级金融开发区、世界级金融地标,从拥挤逼仄的道路到大桥飞架南北、高铁日行千里、交通四通八达……上海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刷新着发展的速度和高度,柳遐的纪录片也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透过镜头,可以看到重大市政工程南北高架的建设,看到十万市民大动迁的壮举、两万建设大军惊天动地的会战,看到“九五”期间,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建设的轰轰烈烈,看到世纪之交的城市面貌,看到上海世博会,看到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柳遐用作品呈现改革发展的脉络,以广阔独特的视角留下了一份份有价值的城市变革档案。

感受城市与人的温度编辑本段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上海这座近代历史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城市经历了一场剧烈阵痛。一大批工人经历下岗、转岗的职业动荡。这个在当时相当敏感的社会题材引起了柳遐的关注。千千万万改变了人生轨迹的国营厂矿工人何去何从?他们下岗后的生活如何着落?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又将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1993年,柳遐选择曾拥有辉煌产能的上海灯芯绒总厂,以四名下岗女工的个体命运为视角,拍摄出第一部反映上海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长篇电视作品——《下岗以后》。

破败的厂房、陈旧的设备、滞销的织品、厂长的无奈、女工的泪水与坚韧……这部为改革开放特定历史阶段留下珍贵影像的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强烈,连中“三元”——获上海电视台“百花奖”专题类节目特等奖、上海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二等奖和中国电视奖社教节目类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180830171118

女性特质通过柳遐的视角、选材、表达等呈现在她的作品中,在客观记录的同时也显得格外细腻、有温度。她最关注的是发展带给人们的影响及人文的厚重度。组成社会的个体和家庭并不宏大,但他们散发出的光热却最能触动人心。所以她一直致力于描绘平凡人的生活故事,让微小的能量得到最大释放,激励更多人前行的脚步。

她的代表作《下岗以后》记录的便是时代浪潮中的小人物。当下岗潮袭来,许多个人和家庭受到冲击,范爱玉是其中之一。镜头里,她不时用手帕擦拭眼泪,“看过好几个招工的地方,我43岁了,都不要我……如果我年纪再轻十岁,我也搏一记,去读书,读一个文凭出来。” 人至中年、扛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铁饭碗被骤然砸碎,这个在厂里勤恳工作25年、“疗养假都没有休过”的纺织女工受到重击。

柳遐不仅记录了人们下岗后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个体和家庭承受的巨大压力,更有他们为改变生存状态所做出的努力。她以电视人的眼光关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的下岗工人,并将此作为一个更丰富的表现课题。1995年她拍摄了纪录片《课堂里的下岗女工》,进一步讲述下岗女工再学习、再就业的故事,引导更多下岗女工寻求新的出路。

一位在厂里食堂工作多年的女工第一批被下岗后,经历了近半年待岗的“煎熬”,终于在一家医院找到了清洗被服的新工作。尽管极耗体力,但她干得特别起劲,积极乐观,格外珍惜新的就业机会。采访中,柳遐见过很多这样的下岗职工,他们像坚韧负重的“铺路石”,自强不息。

《世纪彩虹》则反映的是上海南北高架路的修建过程。当时全市整体交通拥挤不堪,市民都迫切期盼高架落成、早日通车,赶紧从窘迫的交通环境中解脱出来。但这条贯通全市南北的重要交通线,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动迁涉及面广,工期长,建设过程还会挤压原有交通,修建难度极大。

采访拍摄期间,一位年轻工段长给柳遐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工段长反应灵敏、雷厉风行,时刻冲锋在前,攻克了很多建设难关。那在忙碌火热的工地工作之余,他的日常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好奇”,柳遐的摄制组走近了他的生活,看到以他为代表的年轻城市建设者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

大学生工段长在工地条件艰苦的铁皮工棚里,和建筑工人们同吃同住,很能吃苦。采访时,正赶上工段长的女朋友来工地探班。与很多年轻男女热恋情景不同,两人见面顾不上太多交流,女孩就搬来两大桶男友换洗的脏衣服,埋头揉搓起来。工段长带着愧疚告诉柳遐,平时太忙了,回来累得倒头就睡,脏衣服根本顾不上洗。每次女友来,别说没时间带她去逛街约会,就连坐下来说说亲热话都很奢侈。听到这里,女友笑着佯嗔他:你对我愧疚多少,你知道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深入拍摄,镜头中,这对年轻人令人感动又敬佩。

现实中,更是很多像这样的情侣、夫妻、家人,把青春、爱情、亲情都与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40年来,许许多多奋斗者经历了改革的阵痛,也在不屈奋斗中寻找到了新的机遇,不断释放着光热和能量,用共同凝结成的城市精神和人文温度为改革助力。

坚守记录者应有的态度编辑本段

30年来,柳遐的职业方向一直追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之路而前行。在她看来,记录改革进程和社会变迁,是一个纪录片人应有的职业担当,更是时代赋予媒体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社会飞速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升级迭代,柳遐的观察视点也从最早的“生活硬件”逐渐转向了“生活品质”、“文化内涵”、“精神追求”。由她担任执行总导演的12集系列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曾获国际纪录片金奖,从艺术角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搭建了桥梁。

从《走近世博会》《T型舞台的佳丽们》《浪漫外滩情人墙》等片中,观众也能从中感受时尚、潮流、城市国际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这些纪录片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见证,更成为影响、引导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年前,由她担任栏目策划、总编导的《医道》栏目诞生,跟踪记录了包括“急性白血病克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振义等众多医疗领域的顶尖权威专家,他们的仁心仁术和专业精神感染、激励了万千观众,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医道》也获评年度最大社会科技文化资金投入的纪实栏目。

身为纪录片人,职业使柳遐一直对社会和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关注细节成为一种“本能”,也常常被一些看似普通的人和事所打动。她对记者聊起几天前坐地铁,车厢中一对来自农村的祖孙俩引起了她的注意。三四岁的孙子调皮好动,奶奶一直在费力管束。按常理,带幼童出门,一般家长会选择宽松舒适的衣服。而奶奶却穿了一件立领滚边的彩绘绸缎旗袍,孙子身着红色连襟中式童衫。柳遐说,尽管这样一老一小在车厢中显得有点“土气”,但能看出这打扮颇费了一番心思。说明初来乍到的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尊重,老人并没因年事已高或外地客人的身份而放松自我要求,而是尽力以最好的一面示人,这看似“土气”的一面却非常值得敬重。如果拍纪录片,她一定会以祖孙两人的视角展开,他们到这个城市的目的、过程中的所遇所见所闻都值得跟踪展示。

正是有了平时对微小的人和事的关注和思考,我们才能在柳遐的片中看到许多平凡却又了不起的小人物,他们恰恰是大时代的推动者和见证者,贯穿了柳遐纪录片创作的全过程,以小见大地成为改革开放的一个个鲜活缩影。

永葆启程时不变的热度

作为一名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回看改革开放40年,柳遐深感自己是这个大时代的幸运者、受益者。中国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变,为柳遐和她的同行们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和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他们为日新月异的上海留下了城市的影像,留下了城市人的真情实感。记者的眼和笔,练就了她对社会、历史、人生、责任的成熟思考。

在国内,媒体被认为是“年轻人的行业”,尤其是在如今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生存更面临诸多挑战。但经历过电视发展的黄金期,在很多同行纷纷“出走”的当下,柳遐却一直不为所动地执着坚守。

如何长久地在一个行业中保持好奇和热情?怎样在精确到一秒一帧的细致中始终拥有敏锐的眼光和激扬的创意?柳遐坦言她没有脱口而出的答案。但她很庆幸,对于电视工作的热爱,30年来未曾减弱,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也因这份“挚爱”而甘之如饴。

更重要的是,她一直置身优秀的创作集体中,许多前辈在纪录片创作中厚积薄发的学识和才情,他们中不少人“从满头青丝,做到鬓髻如霜”,才打下了纪录片的江山,而柳遐在已开创的这片疆土上驰骋,才得以领略沿途风光无限。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ICU医生王岗:“病人不出院,我们不离开”    下一篇 姜凯:开30年战斗机,再当30年播种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