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抗疫”50天,他们把好检测第一道关口

采集咽拭子标本,是核酸检测的关键一步,“抗疫”近50天,武汉市第七医院发热门诊采集咽拭子标本7000份。7000份标本的背后,凝结着采样员们的拼搏与汗水。

image.png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助理肖艳玲在为采样组战友整理隔离服。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重要依据,采集咽拭子标本,是核酸检测的关键一步,对采样员而言也是最危险的时刻:病毒随病人张口呼出,采样员面临极高风险。

截至2020年3月10日,武汉市第七医院发热门诊采集咽拭子标本7000份。“抗疫”近50天,7000份标本的背后,凝结着采样员们的拼搏与汗水。

3月8日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护士长助理肖艳玲正在武汉市第七医院发热门诊采样室督导工作。1月22日是武汉市第七医院成为发热病人定点医院并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管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开始,肖艳玲就在这里支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带领7名核酸采样员组成门诊核酸采样主力军。

开诊初期,武汉第七医院日门诊量超过1300人次。肖艳玲说:“我们要花大量精力维持就诊秩序,安抚病人情绪。由于人手严重不足,我们常常加班加点,加之穿着防护服又出汗又憋气,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为了救助更多病人,大家都坚持着。最多的一天,我们采集了800多份咽拭子标本。”

核酸采集时会产生气溶胶,属于高危工作环境,保障人员安全极为重要。肖艳玲告诉记者,中南医院医疗队进驻之初,为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建立了单独的核酸咽拭子采集室,逐渐理顺标本采集流程,减少门诊患者聚集。

“我们要求全力做好采样员防护,对采集室地面和物品也要进行擦拭消毒。”肖艳玲介绍,目前,采样组成员零感染,采集室经数次环境监测也都是阴性。

“咽拭子采样需要深入咽部,难免会引发患者恶心和咳嗽反射。有些人配合得好,几秒就能完成,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要做三四次才能完成。”采样员李相林告诉记者,他们还要教患者正确的配合方法,耐心鼓励病人完成检测。

29岁的李相林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护士。他坦言,到采样室支援也曾担心风险,但看到前辈们都义无反顾,他也就鼓起了勇气。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给一位4岁小女孩采样。她父母带她进来时,眼神里充满恐惧,泪珠在眼睛里打转。我弯下腰安慰小女孩,教她戴着口罩练习深呼吸,孩子很配合地练习了两遍,然后才摘下口罩帮她一气呵成完成采样。”

李相林说,“采样前先与病人交流几句很重要,告知相关事项并安抚情绪,有助于病人配合完成采样,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有些上了年纪的病人不会上网,采样员还会帮助他们上网查询和填报相关信息。“希望能尽己所能多做一点,让病人的痛苦少一点。”李相林说。

3月8日下午,戴着护目镜、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穿着隔离衣和防护服的韩苗苗刚为一位病人做完采样。

“在这种环境和强度下工作,时间一长,人很难受,不过我们已经适应了。”韩苗苗是中南医院综合科护士,也是采样组组长。她说,“采样操作时要近距离地面对张嘴哈气的病人,虽然风险大,但完全可以胜任。”

韩苗苗的这份信心来源于不断努力学习。“采样组的小伙伴每天琢磨最多的就是如何在操作中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的角度保证采样质量。大家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韩苗苗说。

“有的病人摘下口罩后咳得很厉害,这时候我心里也是害怕的,但还是要坚持做好,咽拭子采集对病人确诊至关重要,不能因为我的失误导致结果不准。”韩苗苗说,每一次采样,她都会尽量轻一点、快一点,瞄准角度,采深一点、多采一点。

“下班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是最轻松的。我们是站在阻击疫情最前沿阵地的人,也是为患者把好检测第一道关口的人。”李相林说,“我们不是少数人在战斗,而是和这么多家庭、这么多人在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病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胡喜明:核准贫困户,一个也不能落下    下一篇 脱下军装,“警营发明家”把防范宣传做成一门艺术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