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简称国防科技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的一所涵盖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国防部、教育部双重领导,副大军区级编制。
中文名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英文名称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简    称
国防科技大学 NUDT
创办时间
1953年(癸巳年)
类    别
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类军事院校
属    性
211工程 985工程
所属地区
湖南长沙
现任校长
杨学军
知名校友
庄逢甘 任新民 梁守槃 慈云桂 文圣常
主管部门
国防部、教育部
校    训
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
校    歌
红肩章
学校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学校代码
90002

目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称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以至国防科大,是一所综合性军事科学大学,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副大军区级单位,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长沙市北郊的开福区,为中国国防培养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从事国防技术研究。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70年学校主体南迁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截止2014年5月,学校在读学生1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84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

历史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2年3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批准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7月11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

1953年1月30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批准成立中共军事工程学院委员会。8月26日毛泽东为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学员开学颁发《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为学院题写《工学》报名。

1953年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贺龙、刘伯承、罗荣桓等中央军委首长为学院题词。

1954年2月周恩来召开国务院各部、委及中央军委各总部、军兵种负责人会议,研究解决军事工程学院师资问题。

1958年3月26日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

1959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决定,将炮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分出,分别组建各兵种的工程学院。

1960年6月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学院成立原子化学防护系。

1965年5月5日中央军委决定,军事工程学院划归国防科委建制领导。

1966年哈军工被迫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院系也做了调整,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计算机系。

1969年12月20日国防科委传达中央军委指示:根据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和实行三结合的原则,一批院校要分建。经国防科委和各总部、军兵种协商后决定:学院主体(院直领导机关、4个系及基层单位)内迁到长沙;航空工程系迁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迁往四川省重庆市北碚,组建重庆工业大学;舰船工程系留哈尔滨,改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改名哈尔滨工程大学;风洞实验室,改名风洞研究所。

1970年2月15日起哈尔滨工程学院归七机部领导。

长沙工学院

1970年正式被肢解分迁。其中主体,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

1971年12月3日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公会议批准,长沙工学院的任务,主要为七机部培养技术人员,同时兼顾国防科委直属研究院、基地和第二炮兵、湖南地区的需要。学院设3个大队(系)、8个专业、一个研究所、5个研究室、2个工厂。

1973年7月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重庆工业大学,原哈军工(哈工程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有关专业迁回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军工二系调归长沙工学院建制。

1976年3月学院5个专业、138名学生到北京、上海研究所、工厂进行毕业实践。

1977年3月20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院专业、体制再次进行调整。院机关设四部一办,下设4个系(不含核武器系)、22个专业,1个研究所、1个工厂。1978年5月巨型机方案论证和协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巨型机名称为“785”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发《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通知》〔国发(1978)110号文件〕。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列入解放军序列,执行兵团级职权。

1979年4月21日国防科委颁发国防科技大学体制编制表。下设3个部、9个系、23个专业、39个教研室、13个研究室。

1997年,进入“211工程”序列。

2006年,进入“985工程“序列。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学校有10个学院,25个本科专业、40多个系、所、实验室,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112个硕士点、69个博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下设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事高科技培训学院等10个学院。学校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2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个一级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

专业设置

飞行器系统与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力学、电子信息、航空宇航学以及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进行飞行器气动设计、性能估算、论证与分析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气动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处理、气动特性计算、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空间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进行空间任务分析与规划、卫星总体参数设计、总体论证与分析、获取应用卫星信息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空间任务分析与规划、卫星总体参数设计、总体论证与分析、卫星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应用化学: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应用化学及相应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化学及其实验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化学研究、生产试验、科技开发、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导弹工程:该专业招收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力学、控制与信息技术、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进行导弹总体设计、导弹部队战术、弹体结构与强度、导弹结构原理等专业知识和导弹装配、检测、维护、故障诊断等专业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导弹及相关设备设计、分析、生产、试验、使用、维修以及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应用物理学: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物理研究、科技开发、生产试验、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应用数学: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数学研究、科技开发、生产试验、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机械系统与装备的分析、设计、研制及综合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测控技术与仪器: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检测、计量、仪器设计与监控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在测控系统与仪器设计中应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测控系统分析、设计与研制、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自动化: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将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控制系统分析、设计与研制、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仿真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自动控制与仿真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仿真系统分析、设计与研制、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电子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雷达探测、精确制导、电子对抗和其它典型军事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微波天线与电路、电子电路分析设计与实验、计算机应用、典型电子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电子工程系统及微波工程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信息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分析、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电路设计、工程计算及实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信息处理、信息系统设计、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通信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原理、通信网络、无线通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电路分析、设计、安装、调试与维护、通信系统分析、设计、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通信工程科研、教学和实际工程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指挥自动化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系统分析与集成和指挥控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和电子通信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评估、优化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分析、设计、管理与集成、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系统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系统工程、运筹学、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分析与建模、系统优化及其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武器装备系统规划、论证、优化、评估、综合集成与综合保障、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管理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装备管理、经济管理、项目管理、物流管理、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维护与管理、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网络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与网络开发应用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应用开发、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军用光电工程: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光电成像技术、计算机及应用和光学工程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掌握较强的光电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从事光电武器装备研制与开发应用、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光电技术、光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高技术装备使用维护、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外国语言文学:该专业招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学员。主要学习英语语言、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在军事领域从事英语教学、翻译、科技情报研究、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政治学:该专业招收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军队政治工作、军队管理学等方面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军队政治、文化、宣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军队政治、文化、宣传等组织管理、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该专业招收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爆炸力学、工程测量、军队指挥学、陆军战术学、军队管理学等方面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爆破理论、地雷结构原理、起爆技术与引信技术、地雷爆破器材与军事爆破工程设计、工程兵战术等专业知识和地雷及爆破装备使用、维护等专业技能,具有对地雷、爆破装备器材和军事爆破工程进行分析论证、设计、研究及工程兵地雷爆破、组织训练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土木工程:该专业招收学历教育合训类学员。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军队指挥学、陆军战术学、军队管理学等方面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机械、野战筑城、工程兵战术等专业知识和工事构筑、障碍物设置及相关装备器材使用维护等专业技能,具有军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试验、施工及研究、组织训练、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工程兵指挥(渡河):该专业招收初级指挥类学员。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江河测量、机械、军队指挥学、陆军战术学、军队管理学等方面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渡河机械、军用桥梁、工程兵分队战术等专业知识和舟桥架设、渡河指挥及舟桥装备器材使用维护等专业技能,具有渡河、桥梁器材、内河船舶、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研究和工程兵分队作战指挥、训练组织和部队管理等工作的初步能力。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员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军优秀教师52人。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02人次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求是奖、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国家、军队高层次人才计划。

教学建设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6门,湖南省级精品课程25门。

教学成果

截至到2012年5月4日,学员在国际国内多项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励193项,国家级奖励579项。其中,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特等奖3次、特等奖提名奖1次;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4次;蝉联三届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冠军;四次进入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

2007年学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高奖”索尼杯”;连续参加全部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均获得一等奖;连续参加全部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获一等奖10个。

2010年学校学生包揽首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组前三名,获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公开赛外语组冠军。

2011年学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获央视机器人大赛亚军,获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代表团。

对外交流

学校每年通过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公派本科生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选派部分优秀本科生赴国外参加国际组织科研实习活动和自然科学暑期学校;并计划每年选派数理基础好的优秀硕士生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积极开展以学员为主体的对外交流活动,举办和参加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活动。学校还每年派遣学员赴国外进行军事交流,每2年举办一届国际学员科技活动周,邀请外军学员和军官来校交流。

学校是全军对外开放单位,截至到2012年5月4日,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往来,长期聘用20余名外籍教师在校任教。学校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请进400多人次境外著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公派100余名优秀学员赴国境外一流院校、实验室联合培养和攻读学位,派遣近800人次赴国境外参加相关学科领域顶尖国际会议和学术竞赛等。每2年举办一届国家安全与科技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从科技发展视角研究国际安全战略问题。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学校建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研究中心。建有高性能计算中心、质量与可靠性保障中心等2个科研公共服务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激光陀螺国家“863”高技术重点实验室

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ATR国家重点实验室

并行与分布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光子/声子晶体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电子功能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工程研究中心

空间仪器工程研究中心(由国防科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成立)

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

2006年,国防科技大学发表SCI论文321篇、EI论文52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28篇,89篇论文被SCI引用177次,国内引用近3000次。由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少刚、关鑫璞等于2006年发表于《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PIER》的论文《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by mixed conducting/dielectric objects using higher-order MOM》获得“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称号;卢锡城于2006年发表于《中国科学E辑》上的论文《虚拟计算环境iVCE:概念与体系结构》和计算机学院窦文2004年发表于《软件学报》的论文《构造基于推荐的Peer to Peer环境下的Trust模型》获得“200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称号。

科技成果

学校承担着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取得大批科研成果。2000余项成果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48项,军队及省部级一等奖245项,取得了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天河”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低速磁浮列车、高性能路由器、无人驾驶车等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为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7年6月学院研制生产的“441B—Ⅲ中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交付国防科委第20、21、31试验训练基地使用。

1968年12月学院研制的“核动力潜艇水声通讯识别机”交付海军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1974年4月计算机研究所研制的“井壁声波测井仪”受到燃化部重视,被选到北京工业学大庆展览会展览。

1975年4月“151—1型计算机图形显示器”研制成功,并参加广交会展览。

1981年2月学校研制的151-3/4计算机双机复合系统、DTY-1型多层印制电路板导通测试仪获解放军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3年12月6日学校研制的银河亿次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6月28日“银河亿次计算机”荣获特等国防科技成果奖。

1986年9月学校科研成果: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实验室样机、侦察引导接收机、汉字字元编码法、高精密车床主轴回转误差运动测量系统,聚碳硅烷、碳化硅纤维、331工程D/V数字视频转换设备等7项科研成果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5月学校的科研成果:宇航压力容器断裂研究、二维两相喷管流场及最佳型面计算研究、GTF-181光弹性数字图像分析系统、X-500显示处理系统、雷达自适应抗干扰设备、YH-F1银河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银河超级小型计算机7项成果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9月学校的科研成果:“织女一号”气象火箭、FY-20发动机燃烧室计算模型,八毫米变极化电路元件与天线、DR-128测速雷达、RMX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并行推理机模拟实验系统等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9年6月学校的科研成果:蜂王-1型微型遥控飞行器系统、VM-60单兵多管布烟火箭系统、含非球面的光学系统多功能设计软件、圆度测量与确定性补偿技术、直度测量与补偿技术、军队干部队伍结构动态分析系统、微孔径激光检测装置等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11月学校科研成果,火炮随动系统动态参数测试系统、小型磁悬浮实验样车系统、KD85-466舰船雷达目标自动/智能识别系统等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11月学校的科研成果:YC-2000集成式高速大型电子设备CAD系统、高精度车削尺寸精度控制系统、两足步行机器人、八毫米十字电扫跟踪天线、系统工程教学模拟系统、面向对象的集成化软件开发环境GWOOSE、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11月19日学院“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11月学校的科研成果:织女三号气象探空火箭、连续碳化硅纤维研制、高分辨率中期预报模式银河高效软件系统、虚阴极振荡高功率微波发生器、“软靠模”活塞车削加工技术、X1000-3DS高速三维地形处理实验系统、8912任务等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2月25日计算机研究所研制成功中国首台“银河智能工具机”。

1993年3月26日新中国开国中将、沈阳军区原第一政治委员廖汉生来校参观。

1993年6月22日学校研制的“银河仿真-Ⅱ”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中国仿真机研制能力已跨入国际领先行列。

2010年,学校研制的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居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

2013年6月,学校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再次排名第一。

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台每秒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10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100亿次巨型计算机;

中国第一台每秒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中国第一个雷达自动目标识别系统;

中国第一台全内腔环形激光器;

中国第一台两足步行机器人;

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

中国第一台高速信息示范网核心路由器;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

中国超精加工最高纳米精度。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1.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

2.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月刊)

3.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季刊)

4. 国防科技(双月刊)

5. 模糊系统与数学(季刊)

馆藏资源

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图书馆,1970年随学校主体南迁长沙,1999年原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国防科技大学后,三个学院的图书馆也先后并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有三座馆舍,包括坐落在一号院区的中心馆和坐落在三、四号院区的两个分馆,建筑总面积33515平方米,阅览座位3670多个,每周开放90小时。

截止2013年,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320多万册(件),其中中外文图书220多万册,缩微平片90万件,印刷型科技报告及内部资料10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现刊3000多种。建成了包括80多个大型综合数据库,140多个专题数据库的数字图书馆,实现了SCI、EI、ISTP三大系统及其他各类外文文献数据库的国际同步检索。通过CALIS和OCLC与国内外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关系。

现任领导

校长:杨学军中将(2011.07至今)

政委:王建伟中将(2010.07至今)

校园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

军事文化节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招生网显示,”兵之道”军事创新实践基地是于2003年5月在学校首长的直接关怀下,由国防科技大学原人文与管理学院军事教育系牵头组建的,现隶属于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军教系,是旨在增强学校军事学术氛围、培养广大学员军事学术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军事学术文化交流的本科生学员军事创新实践基地。

航天科技文化节

从2002年开始,至2012年2月24日,由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主办的航天科技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八届,已形成

了航天科技文化节节歌、节徽和吉祥物征集活动、航模设计制作大赛、桥梁结构设计大赛、”碧海听浪”访谈节目、”国家、军人、使命”核心价值观诗文朗诵会、导弹展览馆参观、羽毛球赛、足球联赛和篮球趣味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并制作纪念书签、纪念章、纪念T恤、宣传册及宣传片。

校园环境

截至2014年4月,学校占地总面积6200多亩,共分为四个校区(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四号院),全部位于古城长沙。一号院又叫本部、主校区,是研究生、博士生和学校科研工作所所在的院区,位于市区,硬件设施先进,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适中,东、北环绕浏阳河,南临烈士公园,西隔湘江眺望岳麓山,校园环境优美;二号院是炮兵学院;三号院是本科学员生活的地方,地处郊区,硬件设施良好;四号院同处郊区,是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员大三大四生活学习的地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金垃圾奖    下一篇 弋阳龟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