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陈淑文:从“打工仔”到航空电子专家

陈淑文带领团队研制的飞行实时监控评估系统,使空军对抗训练进入“直播时代”,战机在万米云端的一举一动尽在地面塔台掌控之中。

360??20200414133106623.jpg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飞行实时监控评估系统,使空军对抗训练进入“直播时代”,战机在万米云端的一举一动尽在地面塔台掌控之中。

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军队重大课题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谁能想到,这位屡获大奖的科研尖兵,曾是一名高中都没毕业的“打工仔”。谁能想到,这位我军现役战机综合航空电子领域学科带头人,居然是军务参谋“半路出家”。

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室主任陈淑文的人生“传奇”,究竟靠啥创造?

该研究室原主任侯为民如是回答:“超乎寻常的执著和勤奋!”

因为家贫,陈淑文高一便辍学。打工两年后,他于1990年12月入伍。利用训练课余时间,他自学高中课程,以军区空军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空军电讯工程学院通信专业。

毕业后,陈淑文被分配到基层部队当排长。他的勤奋再一次帮助了他——因为做事努力认真,他被调到空军装备研究院某研究所任军务参谋。

2001年,时任所长张鸿元看陈淑文有搞科研的潜质,便调他到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

这一年,陈淑文已30岁了。

当时,很少有人看好他,认为他“有些自不量力”。

深夜无眠,他时常鼓励自己:“山再高,只要坚持,一步一步总能爬到山顶。”

2002年3月,所里选派10名中青年科技骨干赴沈飞工业集团参加培训,陈淑文日夜苦学。两个月后,年龄最大、入行最晚的陈淑文取得结业考试总评第一的好成绩。消息传开,大家惊叹:“这半路出家的小子,行啊!”

2004年,研究室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为某型战机加装信息系统。科研新兵陈淑文主动请战。他找到研究室领导:“我可以不算课题组成员,只要让我参加这项工作就行。”

攻关中,陈淑文一路攻城拔寨,不但正式成为课题组成员,还被推选为组长。2008年12月,该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现役某型战机要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能力,必须加装国产某信息系统。这项课题难度空前,但陈淑文勇敢地站了出来。

失败了,重来;行不通,换方向。靠着执著探索,陈淑文成功了——经技术改进,国产某信息系统天衣无缝地“融”入战机。

如今,陈淑文带领的团队拥有4名博士、19名硕士。说起陈淑文,团队成员个个叹服:“他干工作那劲头,太疯狂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晓东:军营里走出的育种专家 被称“海上拥军110”    下一篇 中国第6批赴马里维和工兵分队:擦亮“中国名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