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红军桥”为啥能屹立82年?
9月21日,枯水期红军桥的木梁显露出来,一名村民从少寨走出,去往桥西的集镇。
桥,在山高水长的贵州黎平,被当地人比喻成血脉。
1934年12月,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从黎平少寨经过,国民党部队为了阻拦红军,提前把桥拆毁。少寨村民为了帮红军过河,拆了自家门板,冒着严寒与红军战士合力架起木桥。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把这座桥称作红军桥。
汛期一到,八舟河河水暴涨,木桥常被冲毁,村民一旦发现就马上鸣锣,叫上村里壮劳力抢修。老一辈村民没有木板架桥,就拆自家门板。村支书朱崇明说,1934年以来,红军桥被冲毁十几次,村民也就修了十几次。
眼下,少寨被规划成风景区,交通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难题。“村民们舍不得拆红军桥,有感情”,朱崇明说,为了保住这处红色文化遗址,就在八舟河下游另建一座石桥。
吴玉宏坐在桥头的老树下,谈起两个月前的那场洪水。“桥又被冲毁了,我跟几十个村民连夜抢修回来。”吴玉宏所在的贵州黎平少寨村,被八舟河切断了去集镇的路,这座一步宽的木桥是少寨村民出村的必经之处。
近年来,少寨周边的不少村子都修起了宽敞结实的石桥,木桥显得有点“落伍”,但是在少寨村民眼里,这其实是一种荣耀,因为“这是村民与红军一起搭起来的桥”。
村民与红军一起搭座桥
出村绕过三亩庄稼地,就到了红军桥边。
桥体都是木头搭建,横跨80余米宽的八舟河。18搭共90块杉木枋块,每一块下面支着两根碗口粗的木柱。正值枯水期,木柱下面还能分辨出深色的水痕,一根根断裂的木头露出水面,吴玉宏说,那些都是这些年红军桥被冲毁后留下的。
一块刻着“红军桥”的石碑几次被冲倒后,被村民安放在河岸边,这是唯一能把木桥与红军联系起来的“证据”。
82年前,红军在广西突破湘江后兵力锐减。1934年12月,红军军委已了解到确切敌情,南面有五六万的桂系军阀,后有蒋军追击,唯西面的贵州敌人兵力较为薄弱,在这一紧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及时建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问题。于是12月12日,党中央负责同志在湖南通道县召开了临时紧急会议,决定暂进贵州。
12月14日,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县城,12月18日,党中央在黎平县城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天,中央军委根据黎平会议做出行动部署,对部队进行了整编。从此,红军向贵州腹地进军。
少寨村支书朱崇明告诉记者,据考证,当年任弼时、萧克带领的中央红军先锋部队行军路过少寨。为阻击红军,国民党部队抢先来此,将这座必经的木桥拆掉。当天夜里,红军抵达村口,无法过河,就派了几名小战士去村里求助,“村民们得知是红军,就拿出家里的木头、门板,几十个壮劳力跟红军一起连夜把桥搭了起来。”
红军走后,村民就把木桥称作“红军桥”。
修桥成了村里每年都要干的一件事
红军桥第一次被冲毁是在红军过桥的半年后,1935年的第一个雨季。
雨夜,村里响起一串急促的鸣锣声。吴玉宏告诉记者,他的祖父就是当年参与搭桥的村民之一,经常跟他提及这段往事。“修桥啦!鸣锣人在村里喊。一会儿工夫,村里出来十几个劳力,有扛木板的,有拿工具的,黑压压一片聚集在河边,硬是连夜把桥搭了起来。”
往后的数十年间,修桥几乎成了村里每年都要干的一件事。
朱崇明说,当年少寨穷困,红军来后将本就不多的田地从地主手里分给了农民。同时,红军纪律严明,也给村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玉宏的祖父说起过红军进村的那一夜。寒冬腊月,红军战士在少寨留宿一晚,但是他们不愿打扰村民,一排排战士靠在民房边裹着衣服睡了一晚。其间有几名战士烤红薯时,不小心引燃了村民屋顶上的茅草,战士马上脱下棉衣把火扑灭。虽然民房无碍,但是这几名战士还是受到处罚。
成年后的吴玉宏,每一次村里修桥,他都没有落下。
村支书早早地将村里唯一一块铜锣交到了吴玉宏手上。少寨至今仍保留着“大事鸣锣以告乡亲”的传统,而修桥就是需要鸣锣的事情之一。
每到汛期的雨天,吴玉宏就睡不好觉,今年7月的那场洪水,成了他记忆里最危险的一次修桥经历。
“7月20日夜里4点,雨越下越大,我下意识地出门,发现水将要漫过桥面。”吴玉宏赶回家,拾起铜锣,转身出门边敲边喊“收桥!”一下子村里的灯都亮了起来。年轻人上桥拆板,妇女们在后搬运、照明,冒雨干了一夜,算是把桥救了回来。第二天,再一块块把桥板搭起来。
生活好了也要留住红军桥
少寨人依水而居,红军桥连着村里村外。
吴玉宏说,祖父每每跟后辈提及这桥,脸上满是骄傲。而从祖父手里接过搭桥的重任,也成了吴玉宏的骄傲之事。他的两个儿子在外读大学,年少时就跟着父亲参与修桥,吴玉宏说,这座桥是村里的财富,“后辈们不用教,锣一响,都出来修红军桥。”
近几年,八舟河沿岸的不少村落都修起了石桥,通行便利,且不必担心被冲毁,只有少寨还保留着这座木桥。
村支书朱崇明回忆,起码修了十几次,今年一年就两次。“村民不仅要修,还得修回原样。”木桥一旦被冲毁,木板也就冲走了,前些年都是村民自发从家里拿出板材,这几年村里开始与村民集资,买了些木材补上。
如今,不少村民家里添置了小型机动车,从桥上经过总是颤颤巍巍。红军桥的存在似乎与村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条件并不相称。
“不是不想修石桥,是村民舍不得红军桥。”朱崇明说。
朱崇明说,少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2800元,电商等新兴产业也在村里生根发芽,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景区项目也于2014年开始试点,经济向好,交通的确需要解决。
2014年,为了顺应民意,保护红色文化,村里决定保留红军桥,在村外河道下游200米处筹建一处便民桥。
红军桥留住了,吴玉宏望着对岸的青山说,村民还是会常来红军桥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