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兵忆往事:第一次打仗就跟着部队消灭了十几个敌人得了一挺机枪
李顺兴,1929年8月出生于河北定州,是山西省军区临汾干休所的一名离休老兵。1943年6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穿越红色历史的迷雾,走进战火硝烟的岁月,李顺兴那血火淬炼的红色精神,一直影响至今。
随机应变 一人破敌数百
李顺兴的父亲在1937年便参加了八路军,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在父亲的影响下,13岁那年,李顺兴加入了儿童团。那时候,武器装备十分有限,儿童团只有一挺歪把子枪。贫瘠的条件,并没有让李顺兴感到害怕,第一次打仗,李顺兴跟着所在部队消灭了十几个敌人,还得了一挺机枪。这次胜利更加坚定了李顺兴抗日救国的决心。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顺兴被正式编入冀中军分区,成为连部通信员。那时候通讯班还没有设备,想要沟通联络,全靠通讯员的一双腿。白天部队要行军打仗,信息交流就放在了晚上。有一次,李顺兴跑了40公里的路程去传达信息,晚上出发,怕在规定时间回不来,他一路摸黑狂奔,返回营里时天都快亮了。
李顺兴参与过的战斗不计其数,但令他最难忘的,是解放太原的时候。当时,李顺兴所在的连队在战斗中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在寻找部队的时候和敌人的一个连相遇了,李顺兴来不及隐蔽,主动请缨,把提前准备的敌军帽子一戴,跑上前说:“咱们是一个师的人。”交流后得知敌军被打散找不到营地了。他便佯装带他们去找,顺利把一个连的敌人带到了自己的部队。就这样凭借李顺兴的智慧,部队没费一颗子弹便俘获了数百敌军。太原解放后,部队首长亲自给李顺兴颁发了一枚军功章。
能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一定要为国家出力
战争结束后,李顺兴进入坦克预备学校学习,毕业后先后担任63军188师坦克团营长、山西夏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等。1973年,李顺兴被分配到山西汾西人民武装部任部长,开展国防教育、组织民兵建设。他一辈子把家人亲戚的“后门”关得紧紧的,同时把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前门”敞开着。他很少要求子女,却用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起榜样。
他的女儿李丽萍说,那时候自己要插队,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插队到农村,另一个就是去工厂工作,李丽萍以为,父亲肯定会让自己去工厂,可万万没想到,父亲让她去农村插队,把待遇、条件相对较好的工厂名额让给其他人。当时的李丽萍十分不理解父亲的做法,但现在,她理解和认可了父亲的决定和选择。李顺兴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信念和初心,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李顺兴把青春献给了党和国家,如今他又把这铁骨硬汉的红色血脉传承给了下一代。他的儿子、孙子都选择了从军。孙子李腾在刚当兵第二个月的时候,便自告奋勇去承德的山里面执行灭火任务,当时参与灭火的,只有他一个新兵。李腾说,从小爷爷就和他说:“能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一定要为国家出力。”
年近九旬的李顺兴已离休多年,身体也不似从前硬朗,听力欠佳,记忆力开始减退,可他始终记得自己经历过的枪林弹雨,记得首长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山西省军区临汾干休所所长苏建卫说:“李顺兴老首长是离职不离岗,他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