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延:因治郡有方,当地百姓为感恩让孩子随姓“任”
任延,生卒年不详,字长孙,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时期先后担任会稽都尉、九真太守、武威太守、河内太守等职。他礼贤下士、移风易俗、兴修水利、兴办学校,造福一方。
任延是个天才,十二岁进入太学,精通《诗经》《易经》《春秋》,被称为“任神童”。他曾因战乱,在陇西避难,没有接受隗嚣陇右割据政权的出仕邀请。更始元年(23年),任延年仅十九岁,便成为大司马属,会稽都尉。此时天下刚刚安定,许多避难江南的中原人士尚未还乡,汇集于会稽。任延聘请其中品德高尚之士为官,以师友之礼对待他们,赢得了礼贤下士的美称。他体恤下属的疾苦,时常用自己的俸禄来帮助他们。他在当地实行精兵简政,将裁减的人员安排去耕种公家的田地,以解决他们生活的困难。出外巡视时,他请孝子一起吃饭,以示慰问勉励。
建武初年,任延请求辞职,但没有被批准,而被任命为九真太守。九真郡位于今越南北部,地处偏远,生产力落后,人民以打猎为生,粮食不能自给,生活困苦。光武帝在其赴任前召见他,赐予财物以壮其行,同时令其妻子儿女住在都城洛阳,免其后顾之忧。
任延担任九真太守期间,他鼓励垦田拓荒,推广农业技术。同时针对当地人没有婚姻、家庭概念,依照年龄,让两千余人嫁娶,组建一千余家庭。因为贫穷而无法办理聘礼的,任延命令下属以俸禄来救助。这一年风调雨顺,农业获得大丰收。组建了家庭的人生活愉快,且有了孩子。为了感恩,许多孩子随任延姓“任”。九真郡周围的蛮夷、夜郎等部族都很赞赏任延的仁义,不再骚扰九真边境,并与任延交好。于是任延撤销了侦查人员以及守卫边境的士兵,边境出现一片祥和的景象。
任延在九真的政绩为《后汉书》所称道,认为“岭南华风,始于二守焉”。“二守”指的是九真太守任延和交趾太守锡光。锡光为汉中人,于汉平帝时担任交趾太守,“教导民夷,渐以礼仪,化声侔于延”,这说明其在边境的教化之功与任延相媲美。《后汉书》评价任延、锡光以及杜诗为东汉时期政绩最为卓著的官员:“如杜诗守南阳,号为‘杜母’,任延、锡光移变边俗,斯其绩用之最章章者也。”任延担任九真太守四年后,被征召去洛阳,但因途中生病而没有及时到达,所以被贬为睢阳令。任延离开九真郡后,地方官员和百姓为感谢他的恩德,建立生祠来供奉他。因政绩突出,睢阳令任延不久又被晋升为武威太守。
就任武威太守前,光武帝曾召见任延,告诫他说:“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任延回答:“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光武帝深有感触地赞许道:“你说得对。”讨好自己的上级,与上级交好,诚然有助于自己的仕途,但这容易造成结党营私的弊病,也容易形成“惟上”不“惟下”的阿谀之风。这种风气造成上官无法听到逆耳忠言,四周只有一片赞美喝彩之声,百姓的意见无法上达,长此以往,政府就会丧失民心。任延反对“善事上官”,并指出它的危害,主张“忠臣不私”“履正奉公”。他对光武帝“善事上官”教导的正面回答,实际上就是其主张的一种实践。
任延不“善事上官”,而是善待百姓,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造福一方。他在武威任职期间做了许多好事,以下列举数端来说明。
其一,打击地方豪强,镇压扰民的田氏。将兵长史田绀是当地的豪强,他的子弟、宾客经常欺负、残害百姓。任延赴任后,将田绀及其子弟、宾客绳之以法。田绀的小儿子田尚聚集数百人,自号“将军”,夜袭武威城,任延带兵将之打败。此后,任延威行境内,官吏和百姓都检点自己的言行,不敢为非作歹。武威秩序井然,治安状况大为改善。
其二,解决边患问题,打击犯境的匈奴、种羌。武威地处河西走廊,北面是匈奴,南面是种羌,百姓害怕这些游牧民族前来骚扰、抢劫,于是武威南北边境的田地荒芜。对此,任延选拔武艺高强之士千余人,命令他们带领杂种胡的骑兵,驻守各要害之地,如有警报,就追击讨伐。侵犯之敌屡战屡败,于是不敢前来骚扰,武威边境逐渐安定下来,其边境田地也随之被开垦出来。
其三,兴修水利。河西雨水少,农业需要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以解决缺水问题。任延设立水官,负责修理沟渠。这些沟渠将祁连山的雪水导流入农田,让百姓受益甚多。
其四,兴办教育,提振当地文风。任延设立校官,负责兴办学校。他命令,从官员的子孙做起,都要进入学校读书。免除学生们的徭役,以激励大家的向学之心。学习优秀者都得到提拔任用。于是武威郡文风兴起,开始有儒雅之士。
任延后来因为没有上报就擅自杀害种羌,被贬为召陵令。此后,还担任过颍川太守、河内太守等职。
任延在九真等边境之地为官,以改易边俗而闻名,任武威太守期间,他打击豪强、整顿治安、兴修水利、兴办教育等福民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反对“善事上官”“不惟上”,主张“履正奉公”,忠心为民。此廉吏,值得当今为官者学习。
摘编自《中国廉政史话(人物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