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家奴杀人,他秉公执法后誓死不认错
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大约为东汉光武帝时期人物。曾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号为“卧虎”。他坚守公道,不向庇护罪犯的公主叩头谢罪,有“强项令”的美名。他卒于洛阳令上,皇帝嘉奖其廉洁,以大夫礼葬之,死后获得荣光,子亦得荫庇。
董宣受司徒侯霸征召而入仕,因考绩优秀,官至北海郡国相。他到北海郡赴任后,任命出身望族的公孙丹为五官椽。公孙丹迷信风水,新房子建成后,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认为此房是凶宅,屋中必会出现死者。公孙丹深信风水先生之言,担心自家性命,于是命令儿子杀死路人,将尸体置于屋内。董宣听到消息后,立即抓捕公孙丹父子,并将他们杀掉。公孙丹的族人和亲戚三十余人手持刀刃,到太守府为公孙父子鸣冤叫屈。董宣因公孙丹曾追随王莽,认为这些闹事者与海盗勾结,于是将他们捕入剧县狱中,并派门下书佐水丘岑将他们全部杀死。青州刺史认为董宣、水丘岑滥杀无辜,于是抓捕他们交给廷尉审问。董宣被判死刑,但他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都不发愁。
在行刑当天,老部下带来美酒佳肴为他送行,他拒不食用,且大声呵斥:“我董宣一生未曾吃别人的食物,况且今天要到死的时候!”说完,从容地乘囚车而去。在法场上,同时就刑的有九人,他排在第二位。在刀斧手行刑之际,光武帝的使者乘快马抵达,宣布刀下留人,将董宣带回狱中。光武帝派使者质问董宣为何要滥杀无辜,他以实情告知,并为水丘岑开脱罪责,说水丘岑是按他的指令办事,没有罪,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水丘岑的赦免。光武帝见董宣有担当、负责任且杀人事出有因,于是从轻发落,将董宣贬为怀县令,水丘岑则无罪释放。
后来,光武帝任命董宣为江夏太守,以治理江夏境内的匪患。董宣一到江夏,立即向土匪发出檄文,说:“朝廷因为我能擒拿奸贼,于是任命我为本地太守。现在我统率江夏兵马,希望你们看到此檄文,仔细考虑自己的下场。”夏喜等土匪头子听闻后,非常恐惧,马上投降解散。董宣虽有解决匪患之功,但由于看不起时任江夏郡都尉的外戚阴氏而被免职。
光武帝喜欢董宣的刚毅果断及其不媚权势的强硬作风,特征其为洛阳令。洛阳为东汉都城,城内皇亲国戚、功臣显贵众多。他们横行霸道,其奴仆也仗势欺人,无恶不作,陷百姓于水火。光武帝以董宣为洛阳令,就是想让他打压豪强,改善京城治安。
董宣上任不久,就遇到一桩白日杀人案。杀人者为湖阳公主的奴仆,藏匿在公主家中,官吏不能前往捉拿。等公主出行时,该奴仆跟随。董宣得知消息后,在途中等待。他拦住公主的车马,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奴仆下车,并将之格杀。湖阳公主是光武帝的大姐,在历史上做过两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一件是想嫁给宋弘,但宋弘以“糟糠之妻不下堂”为由拒绝了她;另一件与董宣有关,成就了其“强项令”的名号,也就是我们下面所要讲的故事。
话说湖阳公主遭董宣数落,并亲见自己的奴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杀,觉得很没面子,于是跑进宫,添油加醋地向弟弟哭诉此事。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召见董宣,要将他打死。董宣闻讯,并不慌张,而是向光武帝叩头说:“在临死前,希望能让我说一句话。”光武帝不耐烦地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以圣德中兴汉朝,而纵容奴才杀害好人,将来凭什么治理天下?我不需乱棍打死,我请求自杀。”说完,就向柱子撞去,血流满面。光武帝见此情景,怒气早已消失,代之以钦佩。他命令太监去扶他,要求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从,即使太监强摁他的头,他也不肯叩头。光武帝对他越加敬佩,于是下令释放这个“强项令”。因此事,光武帝赐钱三十万,董宣把这些赏钱全分给了部下。从此,豪强们都害怕董宣,纷纷管束自己及奴仆,洛阳治安得到改善。洛阳人叫他“卧虎”,并作歌词“袍鼓不鸣董少平”来歌颂董宣执法公正,无人击鼓鸣冤。
董宣担任洛阳令五年后于74岁去世。死后,光武帝曾派使者前往慰问,只见布盖尸体,妻子儿女在两旁哭泣,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听闻后,伤心地说:“董宣廉洁,死后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太守,按大夫之礼安葬。其子被拜为郎中。
董宣早年在北海郡杀公孙丹族人及亲戚三十余人,有执法严苛,滥杀之嫌,但其为洛阳令时,不畏豪强,公正执法,且为官廉洁,两袖清风,实为难得。宋朝诗人徐均在《董宣》一诗中赞叹道:“弹击京畿已五期,一廉始叹盖棺时。君王万里犹明见,近有斯人却未知。”当代宋志坚对董宣不畏豪强的精神评论道:横行无忌的邪恶势力,往往都有他的背景,敢不敢碰硬除霸,是对当地领导政治素质的一种全面测试。董宣之所以敢搏击豪强,与自身两袖清风、公正廉洁的过硬品质分不开。
摘编自《中国廉政史话(人物卷)》甘肃文化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