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香港街头涂鸦:“混搭”的城市风景

这些走在街上转角就可能遇见的画作,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手,让钢筋水泥间的街道越来越像风格多元的“户外画廊”,拉近艺术与人们的距离,也为这座城市保留一些值得留下的记忆。

fileImg

近年来,在春夏之交的“香港艺术月”,越来越多街头涂鸦作品在香港的建筑外墙、店铺大门、公共交通工具上亮丽绽放。

这些走在街上转角就可能遇见的画作,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手,让钢筋水泥间的街道越来越像风格多元的“户外画廊”,拉近艺术与人们的距离,也为这座城市保留一些值得留下的记忆。

“香港的墙”成为城市名片

由贾森·登布斯基创办的组织HKWalls(意为“香港的墙”),是这场“扮靓”香港行动的参与者之一。

登布斯基生长于街头涂鸦的发源地美国,200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香港,从事建筑设计之余常游走街头,用相机记录各式涂鸦。他有时会跟随艺术家溜进废弃的大楼,看他们作画。他遗憾这些以非法方式匆匆创作的画作无人欣赏,希望为艺术家创造可以合法创作、作品可为公众欣赏的机会。

2014年,登布斯基与朋友合作成立HKWalls,在他所住的上环发起“香港街头艺术节”。他们一家家走访店铺,说服店主“捐出”店面外墙,让艺术家在墙上作画。

如今,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6年,每年汇聚来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艺术家,作画地点拓展到香港岛和九龙多处。今年的“香港街头艺术节”作品主要集中在湾仔。

有了合法创作涂鸦的机会,艺术家们作画的时间更充裕,作品细节更丰富,更具观赏性,逐渐形成了登布斯基口中的“城市风景”。近两年,这些作品成为不少年轻人打卡、凹造型的“圣地”。

这些融汇不同风格的街头涂鸦,也被香港旅游推广机构当作“城市名片”,用于对外推广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创意旅游。

随着时代变迁,街头涂鸦已逐渐演变得更具多元创意和“正能量”。登布斯基说,从全球来看,人们正逐渐认可这种艺术形式和街头艺术家的创作价值。而通过香港这个“门户”,越来越多中国及亚洲的街头艺术家得到向世界展示才华、获得认可的机会。

“通渠佬”混搭街头艺术

2019年的“香港街头艺术节”邀请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名艺术家,在湾仔多座建筑的外墙和一些电车、巴士的车身上,创作了超过40幅涂鸦作品。其中一辆以本地街头涂鸦者“渠王”作品装饰的电车,勾起了不少港人的回忆。

说起香港街头涂鸦的历史,人称“渠王”的严照棠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15岁到香港谋生,靠当通下水道的“通渠佬”养活一家人。为了拉活,他从近半个世纪前就开始街头涂鸦,内容主要是关于通下水道的简单广告语、作为署名的“渠王”二字和一串电话号码。

多年来,他在香港街头巷尾的墙面、灯柱、井盖上写下了不知多少“渠王”。那串数字也从最初的固定电话号码,变成传呼机号,再到如今的手机号。“渠王”成为他广为人知的名号,也成为港人的“集体记忆”。

“渠王”没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一直坚持街头涂鸦是因为“要揾嘢做(找活干),没办法”。

随处涂鸦并不合法,“渠王”为此没少被罚款。他的作品和经历,对比从各地来港参与“香港街头艺术节”的艺术家,呈现一种过去与现在、香港与世界的有趣“混搭”。

这种“混搭”,正是登布斯基看中的。他说,香港的街头涂鸦既有像“渠王”的广告那样极具本地特色的作品,也有世界各地艺术家留下的各式印记,体现着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店门作画讲述“香港故事”

香港近来出现不少把街头涂鸦与文化旅游等元素相结合的活动,借以推动创意旅游,保育历史文化。已经开展3年的“城市闸志”就是一项。

“城市闸志”每年选定一两个社区的约20家特色店铺,由艺术家在其卷闸门上作画。画作完成后,主办方组织导赏团,还在手机应用程序中借助增强现实(AR)、全景摄影等技术,提升观赏体验。

主办方香港青年艺术协会总监曾慧敏强调,“城市闸志”着重作品“贴地”,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不仅为店铺“画一幅装饰画”,更要“以画讲述店铺故事,反映社区的历史和发展”。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艺术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吸引人们来了解一个地区,帮助保育那里的历史文化。”她说。

为了更好“讲故事”,每年活动的前期准备需要9个月左右。计划经理要做历史文化调研,也要行走社区以确定店铺和导赏路线,更要与店主、街坊深入交流以挖掘故事。画家创作前也要实地走访,与店主交流。

找到合适的店铺并挖出故事并不容易。曾慧敏说,去年在油麻地,为了与一家上海理发铺合作,计划经理梁梓豪“每天路过5次”、坚持了一段时间才与店主混熟。他因此培养出“街坊情”,现在定期去那家店理发。

曾慧敏说,“城市闸志”开展几年来,她和同事愈发为“家在香港”而骄傲。他们找到很多体现“香港精神”的故事,比如在昔日制衣业中心深水埗,随着制衣厂迁走,产业链的各环都要应变,逐渐演变成现在以创意设计为主。

“时移世易、经济转型之下,不少店主紧守岗位、变通求生。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记录下来,让下一代明白并传承。”她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足趾姑娘"刘娜和她的三个"平凡梦想":要读书 要爱情 要孩子    下一篇 从革命老区到雄安新区,白洋淀迎来新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