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84岁朝鲜族老人5年手缝六千多双鞋垫送边防战士

“八一”建军节前夕,吉林省延边州边防支队图们边防机动队的战士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位84岁的朝鲜族老人亲手缝制的3000多双鞋垫。

timg (75).jpeg

“八一”建军节前夕,吉林省延边州边防支队图们边防机动队的战士们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位84岁的朝鲜族老人亲手缝制的3000多双鞋垫。

这位朝鲜族老人名叫咸贞淑,家住图们市向上街道兴疆社区,给边防战士做鞋垫,咸贞淑已经坚持了五年。说起原因,咸贞淑的回答很朴实,“就想给这些孩子做点事情”。她说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太多重活,缝鞋底还做得来。战士巡逻时走路多,很累脚,垫上鞋垫后能舒服一些。

每年“八一”前夕,咸贞淑老人总会把缝好的鞋垫送到部队。最初一年送1000双,后来越做越多,到现在已经缝了6180双。

咸贞淑的家距离图们市向上街道派出所不远,来到她的家中,有两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一是阳台上摆放着一捆捆用来做鞋垫的旧衣物,二是咸贞淑做鞋垫专注的样子和她讲起家里一串串“红色故事”时的骄傲神情。

岁月的流逝,已经让咸贞淑的腰板不再挺直,但她的声音依旧铿锵有力。她说,她的第一任丈夫参加过解放战争,现在的丈夫曾是抗美援朝战士,她的儿子和女婿也当过兵。可以说,一家人都与军队紧密相连,对部队有一种割舍不下的感情。

“一直琢磨着给部队做些事情。”咸贞淑说。解放战争时期,咸贞淑曾在村里担任妇女队长,组织村里的妇女为部队做鞋、鞋垫等支援前线。她告诉记者,当时物资匮乏,找做鞋垫的材料特别不容易。这些年生活条件提高了,家里的旧衣物越来越多。她想,扔了也可惜,能不能做成鞋垫呢?为了做鞋垫,咸贞淑不仅搜罗来亲戚朋友的旧衣服,还到旧货市场上去买,回来后拆洗晾晒整理成布料。

图们向上边防派出所的民警告诉记者,咸贞淑老人的家离派出所不远,每次入户走访总能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或是在缝纫机上缝鞋垫,或是在布上画图样。为了让战士穿着舒服,咸贞淑做鞋垫时每一层都用浆糊粘好,一共五层,最后再缝好。这些年光用来做浆糊的大米,咸贞淑就用了30多公斤。

位于吉林省东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大量朝鲜族群众奔赴前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军民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著名诗人贺敬之曾写下“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缅怀朝鲜族革命烈士。

在延边州,像咸贞淑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把部队当成自己的家,把战士当成自己的亲人,一些空巢老人还认领了“兵儿子”。每逢过年过节或休息日,这些“兵儿子”都会到老人家里干家务、唠家常。一有个大事小情,老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这群可爱的战士。

咸贞淑说她的目标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为边防战士缝1万双鞋垫,让更多战士穿上她缝的鞋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一定要保持健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退休教师23年坚持为贫困孩子免费补课    下一篇 一家四口去拍全家福的愿望,没法实现了……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