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传统“晋工”制作银饰手艺 百年老宅里传出新声响

刘兴东儿时偶尔随父亲进厂,对工艺厂的任何东西都充满好奇、爱不释手。父亲总是给他一张纸、一支笔让他随意画。初中毕业后,他正式开始学制作银饰手艺。

刘兴东在“赵大第故居”内。

传统银饰打制技艺要求很高,每个环节都需要非常认真。

2017年11月25日,平遥古城城隍庙附近的仓巷,相对清静。信步而入“赵大第故居”,规规整整的四合院,布满精美木雕,透露出一派繁华景象。

南房的隔扇上挂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中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的标牌。推开南面展厅的门,迎面墙上有墨书:兴东坊。玻璃匾额下的镜框中有几件颇有古意的银饰。银项圈上悬挂的长命锁是传统的云头锁、蝴蝶锁等造型,每一把银锁皆是满工满饰,手法为传统的錾刻工艺,纹样或是花鸟、或是人物。所錾人物皆须眉分明,花鸟虫草无不惟妙惟肖,花鸟人物之间的空隙皆为珍珠底,比米粒还细密。尤其是一把花开富贵的云头锁,满铺的珍珠底如同针尖一般大小,密布于吉祥文字与人物纹饰之间。屋内的展柜中还摆放着几百件各式银饰,长命锁、银香囊、首饰盒、小摆件,无不精美。

这些银饰的制作者名叫刘兴东,一名秉持着传统“晋工”银饰手艺的匠人。

父亲精于手艺 是他的引路人

“赵大第故居”是平遥古城的一个景点,免费参观。“赵大第故居”是刘兴东母亲家的旧宅,初建于康熙年间,坐北朝南,如今只剩下单进四合院,所有房间的帘架、风门、窗扇都完好如初,院内雕刻构图巧妙、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刀法娴熟,堪称平遥民居木雕工艺的典范。单是庭院,就如一座小小的实用美术陈列馆,站在其中,美不胜收。

刘兴东将这里作为工作坊之前,曾作为客栈经营了近十年。2014年,刘兴东的金银制作技艺入选为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他便把院子两侧的偏房做成了加工间,参观的人们不仅可以看到精美的成品银器,还能看到制作加工过程。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是这座古老院子的时代新声。

康熙年间的平遥县已经富商云集,是个殷实富庶的地方,如今能看到的豪宅民居遗迹便是当年大财东们存在的佐证。当年赵大第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经营布庄发家,盖起两座大宅,一处翻盖为如今的“赵大第故居”,另一处在日昇昌旁边。刘兴东的姥爷是赵大第的长子,继承了这套老宅,当年宅子并非一进院落,后被变卖。刘兴东说,姥爷不爱打理生意,痴迷晋剧,数得出的晋剧名角都曾是家中常客。在他的记忆中,姥姥总是在灶台间忙碌,为客人做饭,院子里飘荡的总是三弦声和梆子腔。在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里,一个穿着长袍,抱着三弦的年轻人便是刘兴东的姥爷。正是因为刘兴东姥爷的这项爱好,才让刘兴东的父亲有机会成为赵家的女婿。刘兴东说,出身穷苦的父亲最早是个木匠,手艺精湛,常被姥爷请来制作乐器,最终成就了父母的婚事。精于手艺的父亲,也是刘兴东银器制作的引路人。

平遥金银錾刻历史悠久,曾风靡一时

山西传统银饰国内知名,被称为“晋工”,其代表作品主要在晋中一带。平遥的金银錾刻历史悠久,过去的银楼都有专门制作首饰的匠人,传统划归为金工一行。民国时期,平遥仅仓巷就有七八家手艺铺子,解放后一段时间内才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初,平遥县成立了一个首饰厂,从事银饰出口业务,找到了几位老银匠出山、传艺,刘兴东的父亲改学银器制作。刘兴东说,得益于当年的银器出口,平遥的錾刻技艺才能保存下来。

刘兴东儿时偶尔随父亲进厂,对工艺厂的任何东西都充满好奇、爱不释手。父亲总是给他一张纸、一支笔让他随意画。初中毕业后,他正式开始学制作银饰手艺。

做这门手艺最重要的是静下来。刘兴东说,当年学制作银饰时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周围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浮躁,最多就是跟几个朋友聊聊天,回到家便一门心思扑在手艺上。上世纪90年代,首饰的花样造型很简单,有不少人拿旧式的银器化掉,打成简单的款式,谈不上审美。1996年平遥明清街成立,当时被人们称为古玩一条街。刘兴东就在明清街上租了一个店,錾银技艺的提升也是从这时开始。“那时,每天早晨六七点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滴眼药水,然后敲敲打打一天,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休息。”刘兴东说。

“晋工”金银器特点是厚重大气,不求大只求精,单从刘兴东打制银器上的珍珠底便知。

2012年时,刘兴东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唐绪祥邀请,将自己的四件錾银作品送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参加中国首届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这对刘兴东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錾刻工艺是一项古老的技艺,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隋唐时期,金银还是珍贵的金属,基本都在达官贵族中出现,明清时期才大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尤其是自古以来长命锁文化更是让其普及到每个家庭。明初,朱棣迁都北京向全国招揽工匠,百工汇聚一堂,掌握各种高超技艺的匠人们在业务上交流学习,又把这些技艺带回民间,金银器制作大为受益,明清时期佩戴银饰甚为风靡,晚清最后一位皇后婉容的发簪中就有很多精美的银饰。据清代造办处记载,清宫中有很多宝贝都出自山西银匠之手。

传统文化逐渐被认同,“晋工”银饰手艺未来可期

过去当银匠,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不用干重活,人们求着学这门手艺,现在却不然。“前几年,我们这儿有个老人带着自家孙子来,让跟着我学手艺,那孩子也喜欢,学了一段时间还不错。可是时间不长,孩子他妈就领走,送到北京当保安了。保安服一穿,每个月就有三千块钱可拿,跟着我没钱赚啊。以前咱自己都是背个包包找市场,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就是自己儿子,我也不愿意让他跟我学。”学门手艺至少也得三年,不收学费都没人愿意来学。很长一段时间,银饰制作技艺的传承遭到冷遇。

“2015年,我的部分客户在台湾,但台湾经济运行状况不太好,我当时特别担心这条主要的销售渠道受到影响。没想到,行内人介绍来一些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客户,需求量更大,而且很多是金器。”传统文化的回归,大国工匠的提出,让承载中国元素的市场越来越活跃。这不仅让刘兴东感到手艺人的骄傲,也体会到了社会的认同,找到了一种成就感。“以前,不愿意儿子跟着学这行,这几年不同了,我就怕他不回来。”刘兴东天天都在内心盼望在大连学习美术专业的大儿子将来能子承父业,回到平遥的老宅来。

“那些人喜欢的不是银器,是上面的文化。”当了这么多年匠人后,刘兴东有了深刻的感悟。传统银饰上的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还拓展了银饰品的文化含义,视觉上的物象被赋予了深厚的哲学精神。而且银在谐音上与“赢”相同,这也是银器在传统文化中受人欢迎的一个因素。当传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时,承载传统文化的物件自然也受到广泛关注,这也让刘兴东看到了传统錾银手艺的美好未来。

从算盘珠子声到咿呀婉转的三弦声,再到如今叮当清脆的錾银声,这座三百多年的老宅在不同时代传出不同的声响,是时代的足音,也是文化的进程。旧的声音依稀远去,新的声响上场登台。老宅清音,刘兴东在敲敲打打中奏响了自己的最强音,对传统技艺的坚守,终会换来满堂彩。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她曾在岩洞居住8年,如今成为“最美中学生”    下一篇 他患白血病去世,7年前救起4名落水女孩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