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匠人赵艳强:痴迷传统技艺 守候非遗春天
“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清代诗人吴友如笔下描绘的民间春天放风筝的情形。风筝古时南方称“鹞”,北方称“鸢”,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是人类发明的最早“飞行器”。
时光流转,如今的生活似乎被人们按下了加速键,少了几分悠游自在的乐趣。但在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赵艳强家中,却总能从五颜六色的纸鸢中感受到春日的悠闲意趣。
赵艳强是风筝世家的第五代传人,1993年,18岁的赵艳强开始跟着师承天津“风筝魏”的叔叔赵宗信学做风筝。20多年来,赵艳强一直延续着制作风筝的传统技艺,执着守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天。
制作风筝是个巧活,不仅涉及到美学,其中还有力学原理。即使样子再好看,飞不起来也不行。19岁那年秋天,赵艳强花了4天时间第一次做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老鹰风筝。可是,当他兴奋地拿到室外放飞时,风筝却一头栽到地上。原来,制作风筝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到风筝前后重量的均衡,使得风筝在放飞时“头重脚轻”失去了平衡。后来,他把一小段秸秆绑在风筝的尾部,“老鹰”能平稳飞了,但风筝却不好看了。
有了这次“教训”,赵艳强仔细琢磨重量、风向、风力等问题对风筝的影响,每天坐在凳子上的时间不少于12小时。那时候,赵艳强如果没什么事,可以一天不出屋不说话,就做风筝。“做手艺就得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不怕麻烦。”赵艳强坦言,到现在,他的性子一直是沉静而稳重,这多多少少跟他所热爱的风筝有关。
一把纸刀、一瓶糨糊、一个酒精灯、几支毛笔、几瓶颜料,这些制作风筝的工具看似简单,但要做出一个美观又好放飞的风筝却需要深厚的技艺。
赵艳强说:“主要是扎、糊、绘、放这四个步骤。制作骨架的竹篾,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阴干。然后根据所需宽度、长短劈成竹篾,接着用酒精灯烤成各种形状。风筝面有绢布、尼龙绸、杜邦纸等。金鱼和蜻蜓风筝飘逸轻盈,要用绢布;老鹰风筝雄浑刚劲,要用无纺布,蝴蝶风筝着色艳丽,尼龙绸最合适……”
竹篾、绢布、胶水、棉线……这些寻常的材料在赵艳强手中不断地变化组合,从孩童玩具到工艺品,赵艳强继承着传统的手艺和图样,又结合市场需求改变着风筝的样子,大到5米多长的老鹰风筝,小到巴掌大小的双鱼风筝,特别是软翅风筝,少了呆板和束缚,更添柔美洒脱。
近年来,赵艳强出席各类展览,参加各种风筝协会活动,作品还被收入美术馆…2009年,安次区第什里风筝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3月,赵艳强被河北省文化厅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第什里风筝和赵艳强有了更深的关联。
如今,赵艳强还在恢复传统的沙燕风筝。这种风筝呈“大”字状,顶部描绘了燕子的头部,左右两边被制成燕子的尾部,“肚子”上描绘着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在赵艳强眼中,沙燕不仅仅是简单的风筝,它充满了匠人的智慧,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手艺传承,赵艳强说,“传承要看‘缘分’二字,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倾囊相授。希望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