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钢轨神探”8年步行1700公里为钢轨把脉
2017年2月,关改玉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28岁的关改玉有点儿恐高,走在高悬的扶梯、栈道上,心里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然而因为工作,她爬过的铁路工程扶梯次数,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
关改玉是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的一名探伤工,负责对项目部焊接组完成的钢轨焊接头进行伤损检测。她热爱自己的职业,虽然铁路工程艰苦的工作环境导致一线女性员工流失率很高,但她却一直干了下来。过去8年,她跟随施工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汉宜铁路、宁杭客专、津秦客专、邯黄铁路、宁安铁路、张唐铁路等铁路工程的探伤作业,累计工作步行达1700公里。因为工作出色,不怕吃苦,她被同事们冠以“钢轨医生”“钢轨神探”“现代花木兰”等称号。
2017年2月27日,关改玉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的荣誉。在2017年该荣誉获得者中,关改玉是年龄最小的。
“钢轨医生”为钢轨焊点看病
3月10日,中铁十七局在太原举行“全国三八红旗标兵”关改玉先进事迹报告会。对关改玉——这个荣获国家级荣誉的公司一线优秀女员工,中铁十七局也为之感到骄傲。会议举行当天,公司在办公楼附近的公路桥特意拉起条幅,向她致以敬意。
“三八妇女节”过后,关改玉将很快返回位于安徽合肥市的城市轨道2号线工地。10日下午,记者采访她时,这个性格温柔的、话少的80后女生,打开了话匣子,聊起自己在工地的生活和工作,时而开心微笑,时而陷入沉默。
关改玉是主动请缨干探伤工的。2009年7月,关改玉学校毕业入职中铁十七局铺架公司之初负责办公室内务工作。虽然办公室工作十分轻松,但关改玉却一点也不满意。作为年轻人,她渴望有挑战性的工作。每天,当她看到男同事们从工地返回项目部,脸上显露出的满足,总让她羡慕不已。这年下半年,铺架公司因工程需要启动了对探伤技工的培养计划,关改玉第一个报了名,后来她以当年国家探伤工培训考试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资格证,成为一名探伤工。
探伤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工种?关改玉打开电脑翻出一段视频,向记者展示探伤工的工作内容。这段视频拍摄于今年2月,拍摄地点位于中南部铁路中铁十七局铺架公司项目标段(高铁)。
时值下午,瘦小的关改玉,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肩挂工具箱,沿着铁路线向前走着。当走到一个钢轨焊点时,她停下脚步,低下身体开始工作。如同医生出诊,随身都要携带一个小诊疗箱,关改玉每次作业,也会随身带一个“诊疗箱”,只不过她诊断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钢轨焊头。
坐过传统列车的人,都会记得列车行进过程中会不断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这是因为,传统铁路安装的一节节钢轨之间存在缝隙,列车通过缝隙处时,两节铁拐有起伏,车轮撞击发出声音,传到人耳朵中变为“哐当”声。现代高铁技术,钢轨实现无缝焊接,钢轨连接处的缝隙被消除,这保证了列车行驶速度更快外,还消灭了“哐当”声。
关改玉的工作,就是检测钢轨焊接头是否达到质量标准。她的“医疗箱”,里边装着的工具包括毛刷、钢丝刷、机油和探伤仪,有十几斤重。她先使用钢丝刷和毛刷刷掉焊接点外表浮土和铁锈,再在上面涂抹一层机油,然后就开始进行最重要的作业——使用探伤仪检测焊头是否有内伤。
关改玉使用的钢轨探伤仪,应用了超声波技术。超声波穿透焊头后,会在探伤仪电子显示屏幕上显示波形信号,根据波形,关改玉可以判断焊点质量。“这个焊点没有问题。”关改玉脸上露出笑容,之后起身向下一个焊点走去。
“焊点质量不达标,事关公司工程质量,也关系到列车通车后的铁路运行安全。每次检测工作,我都不敢马虎大意。”关改玉说。
较真的“现代花木兰”
出生于运城的关改玉,大学毕业时仅去过运城和太原两个城市。自入职中铁十七局成为一名探伤工,她跟随施工队开始走南闯北。她所到的不少工地是处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但也风景优美。这,让她领略到祖国山河之美:湖北荆州铁路两侧的油菜花海,让她为之陶醉;宁杭线两侧的竹林,在她眼前如同张开诗一样的图画;张唐铁路隧道峡谷深处,景色有如仙境,让她沉醉。不过,铁路工程野外艰苦的环境条件,也让她体验了即便是她的男同事也喊苦的工作和生活。津秦铁路夜间大会战期间,焊接组每天产生24个至40个焊头,关改玉每天下午五点上班,次日早上下班,高峰时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
迄今,关改玉仍无法忘怀她参加京沪高铁建设时的工作和生活经历。2010年10月,接受派遣,关改玉来到公司京沪高铁工地。工地位于山区,山区冬天来得早,刚进入初冬,已寒风刺骨,工人们作业,需要穿军大衣、戴棉手套才能御寒。关改玉穿着军大衣外出作业时发现,由于衣服臃肿行动笨拙和手套的阻隔,她操作探头的灵敏度因此降低。为了保证检测质量,她只好摘掉手套,徒手进行探伤作业。刺骨的寒风吹来,她裸露的双手渐渐变得僵硬,指尖传来阵阵刺痛感。
严酷的气候条件虽然让人难以忍受,对关改玉,却仍有一道关卡需要迈过——恐高症。
关改玉所在标段,有一段高架铁路线。为了施工便利,施工队贴着铁路桥桥墩架设了高架梯,她每天需要来回3次攀爬高架梯才能完成作业。高架梯是悬浮梯,人爬上去摇摇晃晃,风一吹晃得更厉害。关改玉自幼胆小,幼年时攀爬楼梯,经过没有护栏的地段,心里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第一次爬高架梯,关改玉紧抓梯绳一点一点往前挪。终于来到高架梯顶部,梯子与高架桥之间是1米多高的隔板,她再也走“不动了”。最后,是同行的一个男同事把她扛过隔板。她双脚落地那一刻,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参加京沪高铁建设,她所经手检测过的钢轨焊头,最终全部通过验收。
艰苦的工作条件考验着关改玉的话意志,让她学会了以苦为乐。一次,因为走路太多导致脚部感染,她手术后休息了一个月才恢复健康。野外上厕所不方便,她减少饮水量,并为此自编顺口溜:守住两根轨,迈开一双腿,不敢多喝水,基本不张嘴。
对这个“现代花木兰”式的铁姑娘,同事们最为佩服的是她的工作态度——较真。
钢轨焊接质量关系到未来铁路运营安全,容不得一丝含糊。多年的工作实践,让关改玉练就“火眼金睛”。一次,关改玉检测到一个探头存在伤损,她找到工班长要求重新焊接。因为连续作业,工班长有些不耐烦,反驳说:“在不在合理范围内呀,能不重焊就不要重焊了,大家这么辛苦,再说也快下班了。”然而,想到培训时老师的教导,想到工程验收不合格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可能给未来列车运行埋下隐患,关改玉坚持必须重焊。见“铁姑娘”态度坚决,这名工班长带领大家对焊缝进行了重新焊接。
铁道兵精神的现代继承人
在中铁十七局太原总部,有一间展览馆,展馆收藏着很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七师(中铁十七局前身)历史文物。作为中铁十七局的员工,关改玉曾多次到这里参观,每次都感受颇深。
“当年,铁七师参加朝鲜战争,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铺路架桥。作为中铁十七局的新一代,我希望继承他们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中铁人。”关改玉说。
去年,关改玉被中铁十七局命名为“十七局工匠”。也是这一年,中铁十七局铺架公司成立了以她为带头人的“铺驾工匠孵化室”。这个主要设立在项目工地的孵化室,有自己的办公室、图书资料室,先后吸纳包括焊轨、大机养、架梁技术工人,如今已有100多名成员。到现在,这个孵化室,先后完成论文4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6项专利。
其实,作为一线技术工人,关改玉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与刚从事铁路探伤工作相比,如今的关改玉已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对探伤工作,她先后总结出“心要稳、移动慢、坚持看”工作法、“看关键、看重点、看本质”的工作要领和“一看波形显示、二看探头位置、三看轨道状态”的工作技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率;她主笔完成的《钢轨焊缝探伤伤损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获得2016年中铁集团优秀论文二等奖。
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在同事中有影响力,去年,关改玉当选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工会副主席。虽然有了新身份,关改玉却没有因此离开她工作了8年的岗位,她干的活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