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38年经办多起重大案件的文书鉴定,她被誉为用眼探案的“福尔摩斯”

近60年的职业生涯,汪文秀参与鉴定的各种文件检验案件超过2万起,可以从事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4种文字的文书鉴定。

8.jpg

汪文秀借助显微镜鉴定笔迹。

汪文秀,“奶奶级”文书司法鉴定专家。退休前,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工作了38年,经办了多起重大案件的文书鉴定。退休后,仅休息半年,她又接受返聘,回到热爱的文书司法鉴定工作一线。近60年的职业生涯,汪文秀参与鉴定的各种文件检验案件超过2万起,可以从事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4种文字的文书鉴定,被誉为用眼探案的“福尔摩斯”。

“我们如果不负责任,那是要出大事的”

“这个笔迹就是当事人王某自己书写的!”为了完成那次鉴定,汪文秀一直在办公室里忙活,已经好几个晚上没有合眼了。

那是2004年发生在阿勒泰地区某县人民法院的一起执行案件。根据记录,当事人王某通过法院的执行程序,已经收到执行款。

没承想,过了一段时间王某又回来了,称自己并未拿到执行款,并指控该院执行法官周某伪造了自己的签名。

该县法院立即找到三家鉴定机构做了鉴定,结论一致:笔迹确实是原执行法官周某书写的。于是,周某立即被拘留。

“我堂堂一名法官,有必要为了这点钱干蠢事吗?”昨天还是受人尊敬的法官,今天就被人指指点点,周某接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周某的家属也四处奔走,为他申诉。

几年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院受理该案,将材料送至自治区高院要求进行鉴定。退休后接受返聘的汪文秀深入了解案情、收集样本,通过检验确认,该签名不是周某的笔迹,而是王某本人书写。

最终,周某被无罪释放,并得到了相应的国家赔偿。

“谁在说假话,签名来说话。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发生在14年前的这个案子,让汪文秀至今记忆犹新。“当然,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2015年,张某一纸诉状将朋友李某告到了法院。张某称,自己借5万元钱给李某,李某一直赖着不还。而李某却拿出了一张有着张某签名的收条:“我早就还清这笔钱了!”

收条的真伪,是案件的关键。

法院将该收条送至三家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为什么其他鉴定机构的结论都认定是张某的签名,你却否定?”在办公室里,来送鉴定材料的法官对她提出质疑。

汪文秀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她相信自己的结论。

“我要求再鉴定一次!”这位法官当着她的面打给另外两家机构。挂掉电话,又重复了一遍。

“好。”汪文秀指了指桌上一堆文件,“但是要按收案序号重新排队。”

一个星期后,鉴定结果出来了,汪文秀的结论与上次的一致。正当法官面对不一致的结果犯难时,被告李某自己承认了:收条确实是伪造的。

“我干了一辈子的文书鉴定啊,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说起这件事,汪文秀的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们如果不负责任,那是要出大事的。”

“我现在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若不是坐上了那趟火车,汪文秀后来从事的工作,恐怕和司法鉴定边都沾不上。

“新疆组织部门来招干部了!”1955年春,这个消息在武汉市第一女子中学传开了。

教室里,班上的团支书拍了拍坐在旁边的汪文秀:“我倒是想去新疆看看,要不一起?”汪文秀想了想,点点头。两个年轻人手拉着手,就去报了名。不料回到家,却遭到家里人的极力反对:一来距离太远,二来气候太干燥,家人担心她去了之后受苦。

怎么办?“只能偷偷跑啊!”坐在办公室里的汪文秀,笑着说起那段经历。

一行人随着新疆组织部门的干事们,背着行囊上了火车。这一走,路上就花了一个多月。中途有同学受不了这份苦,偷偷溜走了。“既然出发了,我一定要去新疆看看!”就这样,汪文秀坚持了下来。到达乌鲁木齐后,汪文秀被分配到新疆公安学校,并提前毕业,到自治区公安厅工作。

1957年到1959年间,汪文秀先后赴北京和沈阳学习笔迹鉴定。理论加实践,她成了新疆第一批文书司法鉴定专家。

原本应该55岁退休的汪文秀,基于工作需要,延迟到60岁才退休。退休后,只在家休息了半年,又接受返聘,回到自治区高院继续从事文书鉴定工作。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将司法鉴定推向社会,全国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各种司法鉴定所。第二年,汪文秀刚从法院再次“退休”,新疆恒正司法鉴定中心的负责人王强就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加入。

想到自己身体尚可,汪文秀就答应了。如今,距离汪文秀第三次上岗工作,已经过去了12个年头。

“我现在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汪文秀说,由于技术的进步,各种作案手段层出不穷,鉴定工作比过去难多了。不过她可没落伍,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适应文书鉴定领域新发展的需要。

为了能服务更多的人,汪文秀曾自学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再加上在武汉第一女子中学学习的俄语,目前她可以从事四种文字的文书鉴定。

不仅自己保持学习的状态,汪文秀还致力于培养新疆文书司法鉴定行业的后备力量,“我亲自培训过的人,加起来有400多。”她自豪地说。

“我这辈子啊,出了家门就进办公室”

“好,我在办公室等你!”

当记者向83岁高龄的汪文秀发出采访请求时,电话那头回复的声音,简短有力。

果然,下午4点,当记者赶到她办公室时,一头银发的汪文秀戴着眼镜,已经坐在了显微镜前。“昨天刚弄完一个案子,这不,另一个又等着了。”她笑着指指堆在一旁的文件。

和其他人一样,每天到了上班时间,汪文秀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们告诉我,你把把关就好。可我还是想来,我得以身作则。”自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以来,她几乎没给自己放过假。

2013年,她倒是休息了两个月。一天,汪文秀在办公室工作,感到胃不舒服,以为是老毛病又犯了,就没在意。过了一星期去医院检查,诊断是胃癌。

“结果,4/5的胃被切掉了。”汪文秀轻描淡写地说。听闻消息后,两个儿子和女儿都赶来了。和曾经的汪文秀一样,大儿子和女儿都在公安系统工作,平日里工作忙,大家很难聚在一起。

“这下您总可以歇歇了吧!”一旁的女儿语气里满是心疼。

结果,刀口才刚恢复,汪文秀又来到办公室,拿起放大镜,继续工作。“案子当然是鉴定不完的,能完成一个算一个。”虽然经历重病,汪文秀还是不愿意闲在家里。

采访接近尾声,汪文秀接到一个电话。“我儿子打来的,他说给我做鱼吃。同在一个城市,但工作都忙,很久没见了。”她笑着解释。

临走前,汪文秀说,下个月她就要住院了。骨关节炎越来越严重,医生建议立即进行手术。

“我这辈子啊,出了家门就进办公室。算是把一生都献给文书司法鉴定事业了。”在旁人的搀扶下,汪文秀缓缓走向电梯。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23年与高铁一同奔跑:她让“中国速度”享誉世界    下一篇 用结婚的钱建蔬菜大棚,她带领庄稼人土里刨出金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