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老头”步鑫生:浮沉起落不言败
步鑫生“犟”,七老八十了,他还一次次说,“现在再给我个西装厂……”
记者眼前这个高1.58米、重45公斤的小老头点燃香烟,笑着说自己:“老老的,小小的,矮矮的,一天两包烟。”
他说,“都是步鑫生这名字把我压的!母亲真说对了。”
1934年,大年三十晚上,浙江海盐县,一个妇人听着高高响起的鞭炮声生下一个男孩,小名高生。男孩从小多病,念书时起名步鑫生。
鑫,寓意“金多兴旺”。
母亲嘀咕,“你背太多金子在身上,长不大。”
步鑫生犯犟,“不背东西怎么有动力?有压力才有动力!”
这种“求旺”的决心,这种“抗压”的个性,在小裁缝成为服装厂厂长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一个引人向上的活榜样、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者……”采访时,老人递上名片,“步鑫生”3个大字下密密印着11行头衔。
“我给大家讲怎么打破大锅饭。我说改革不能靠红头文件,有利于国家、企业,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我们当厂长的就要打破,不破不立!厂长们说,哦,要这么干。”
谈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步鑫生哈哈一笑,镜片后的小眼睛神采奕奕。
其实一开始,他无非想把一家“破厂”办好。
磨洋工?改!“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粗制滥造?改!“你砸我牌子,我砸你饭碗”……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来了,“独断专行”的指责来了,步鑫生的“犟脾气”也上来了,“我抓生产,有什么错?”
没错,海盐衬衫总厂,这个前身是1956年合作化组织起来的小集体性质缝纫生产合作社,从一开始只有60多名职工,到1983年达到600多人,两年后达1000多人,企业利润每年以50%幅度增长。
如今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的高海浩说:“步鑫生不是独一无二的。当时我采访县一级企业家,优秀的不少。只是步鑫生更有个性,更接近企业家本质。”
多年后,步鑫生自己也意识到:“那时全国改革已在农村取得进展,城市改革需要突破。在这种背景下,有关方面发现了海盐,发现了我。没有步鑫生,也有张鑫生、王鑫生。”
1983年,步鑫生火了!
1984年,短短2个月,全国各地到海盐衬衫总厂参观人数达2万多人。
美、英、法、德等各国驻华外交官员、记者闻讯赶来,探讨“大锅饭”“中国懒汉”等“改革锐话题”,步鑫生在厂里接待室举行招待会,侃侃而谈。
“庙多菩萨多,办一件事要盖几十个图章,必须改革,将某些部啊局啊撤掉……”步鑫生在大会上批评政府机构臃肿。
“这个步鑫生好大胆!”海盐县史志办原副主任林坚强当时就“惊呆了”。
步鑫生到处作报告,甚至到部队、机关谈改革……
这次采访记者在海盐见到步鑫生时,他正应邀参加“首届核电海盐论坛暨核电建设与地方发展座谈会”。
老友电话调侃:“老步,你懂什么核电呀?可别又乱说话!”
老人笑答:“没事,县里让我来捧捧场。”
其实,他在这里名扬全国,也曾在这里“败走麦城”。1988年,步鑫生黯然离开海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他们认为我在外逍遥,实际上我每晚想家乡。”老人默默吸烟。
家乡,以失败者看待他的家乡,怎能回去?
海盐衬衫总厂成了旧址,旧址上建了南塘琴园住宅区。和记者同车过去途中,西装革履的老人突然提高声调:“伤痛!愤慨!”
西装!西装!步鑫生耿耿于怀:“如果西装厂存活到现在,产品肯定卖到国外!”
当时让西装厂上马,步鑫生承认有点头脑发热。“领导1983年要我上西装项目,我说好吧,弄个年产量六七万套。结果打报告到省里,领导说,你是典型,要搞就搞个全国最大的,年产量30万套。”
让西装厂下马,步鑫生急得和领导顶起来。“他说各地西装厂都下了,你赶紧下吧,我说这几年我所有的都投进去了,怎么下?再等等,西装又会流行起来。”
等不了了。1988年,步鑫生被免职。
“我没有失败,失败的是政企不分!”步鑫生提高分贝。
但申辩声被斥责声淹没了。
离开海盐后,步鑫生先后到北京、辽宁盘锦、河北秦皇岛等地创业。他憋着一股劲,“好企业请我我不去,亏损企业我才去,我要体现人生价值!”
2001年老人因病切除肾脏、脾脏,出院后退出商界,定居上海。闲时看看历史书,练练书法,最爱写“龙”字。
“这么大年纪,生了一场癌症,居然精神很好,老爷子是个奇人。”高海浩眼里的步鑫生,“是一个比较单纯的人,智商很高,情商不高,充满强烈的理想主义。”
2010年,海盐衬衫总厂旧址处竖起一块纪念碑,碑文写道:“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引领了时代的步伐。”
这一年,浙江有媒体欢迎读者发表看法:步鑫生该不该列入“浙江名人馆”?
今年8月,位于海盐的步鑫生改革精神陈列馆成为“嘉兴市党史教育基地”。
步鑫生回家乡的次数多了起来。
11月8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天,步鑫生在海盐打车,40多岁的的哥一眼认出后座上的“改革先锋”,坚持不收打车费。步鑫生执意付了钱,很高兴。
记者给步鑫生拍照,边上工作人员感叹:“让我们海盐出名的还是步鑫生!”
2001年,步鑫生参观曾经的“得力助手”赵荣华1万多平方米的纤维织造厂,沉默许久。此次面对记者询问,步鑫生说:“如果当年赵荣华留在西装厂,现在肯定不止这规模!”
步鑫生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西装厂!
他说:“德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人家都有品牌……”
他说:“我80岁了,再给我个西装厂,我还能办好。海盐步鑫生,知名度还在……”
他说:“我身体很好,你看,我去年刚装了新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