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毛泽东和红军来了,回民为何不怕还主动迎接?

刚回到宿营地,他们便接到政治部的通知,告知由于前面要路过回民区,而回民群众忌讳说猪,也不吃猪肉,因而,凡用猪肉猪油做的东西一律要处理掉。

《回民地区守则》

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穿过了雪山草地后,占领天险腊子口,夺取四川通往甘肃的重要隘口。其后,红军继续北进,越过岷山,于9月18日到达哈达铺。

哈达铺是甘肃省岷县南部的一个镇子,盛产药材当归,回民占人口的一半以上。中革军委考虑从哈达铺越往北,回民越多,为了适应在回民聚居地区的需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于是颁发了《回民地区守则》。全文只有四条:

1.进入回民区,先派代表与阿訇接洽,说明红军北上抗日的意义,征得同意后,方能进村宿营,否则应露宿;

2.保护回民信仰自由,不得擅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的经典;

3.不准借用回民用具,不得在回民地区吃猪肉、猪油;

4.宣传红军民族平等的主张,反对汉官压迫回民。

《回民地区守则》是红军长征途经六个少数民族地区以来,红一方面军形成的第一个文字性的民族宗教政策。它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具体化,为红军顺利通过回民区奠定了制度基础。

《回民地区守则》颁布后,红军上下纷纷开展落实工作。许多宣传员上街张贴宣传单,一夜之间,“番民与汉民一律平等”“信教自由”“遵守政治纪律,争取抗日群众”“抗日反蒋,保护回民,保护清真寺”“对回番民族不压迫”等口号便出现在了回民聚居区的大街小巷。

“革命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群众”

9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俄界召开。会议决定红一军、红三军和军委纵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9月29日,陕甘支队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新方针,占领通渭城,立即开展宣传工作,以严明军纪维护城内秩序。

该日,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与其他几位警卫员一起上街,买了一些猪肉、猪油,炸成香喷喷的食物,准备在路上给毛泽东食用。

41.jpg

哈达铺房屋墙壁上的红军标语

刚回到宿营地,他们便接到政治部的通知,告知由于前面要路过回民区,而回民群众忌讳说猪,也不吃猪肉,因而,凡用猪肉猪油做的东西一律要处理掉。

陈昌奉等人一听,既着急又感到可惜,一路上长征,忍饥挨饿,朝思暮想的美味食物好不容易到了手里,轻易“处理”掉,岂不太可惜了!

陈昌奉赶紧跑去向毛泽东报告:“主席,我刚刚看到通知,您吃的东西也不能带吗?”

“大家都一样嘛”,毛泽东答道。

边上一位同志见了,替陈昌奉等帮腔说道:“他们几个小鬼可费了不少劲儿哟!”

42.jp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与陈昌奉(左一)在交谈

“是呀!”陈昌奉赶紧接着说:“要是前面再碰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可吃什么呢?”

“陈昌奉”,毛泽东侧过身子,慢慢地对陈昌奉说:“你从江西出来,带了多少粮食?”

“就是三袋子米啊,在贵州的猴场还送给‘干人’老大爷一袋。”陈昌奉被问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毛泽东拎起陈昌奉的米袋,笑着对大家说:“你们看,陈昌奉这两袋米可是宝贝哟!”

“什么宝贝?”陈昌奉被问得愈发迷惑了。

毛泽东说道:“两三条米袋子吃了快一年了,还没吃完,现在又增加了一袋,不是成了宝贝了吗?”

“哈哈哈哈”,众人听了,都被逗乐了。

毛泽东接着郑重地解释道:“革命要靠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才能取得胜利。光靠这几条米袋,我们怕是早就饿死喽。”

陈昌奉听了,继续问道:“回民也会给我们东西吃吗?”

“来,你们都坐下来”,毛泽东招呼大家坐下。随后,缓缓地说:“回族群众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拥护革命的,不但会给我们东西吃,还会帮助我们做好多事。群众爱戴我们,我们就要尊重群众,和过苗族、彝族、藏族区一样,一定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这不仅是政策,更是纪律。”

毛泽东的一番话,使众人信服,也更加深刻地领会了通知的精神。随后,陈昌奉和几个警卫员愉快地将由猪油、猪肉做的食物全部送给了宿营地附近的穷苦汉族群众。

“不怕,你们是来过的客人了”

10月4日,红军在界石铺伏击敌人,截获敌人10余辆汽车物资。当天下午,陈昌奉随毛泽东等人来到宁夏公易镇一个回族群众聚居的村庄。

他们来到村口一个院子门前的场院停了下来,毛泽东指挥大家说:“就在这场院休息,开饭吧!”

吃完饭,天已入夜,秋风萧瑟,寒意渐起。陈昌奉见毛泽东示意要就地宿营,便吃惊地问道:“主席,就在这里露营吗?”

“对!你看,部队不是都在外边宿营吗!”毛泽东指着其他战士的帐篷对陈昌奉说。

忽然,这个时候,从村里跑出来许多回族群众。他们都面带笑容,男的戴着白帽,女的头披黑巾。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年长的胸前飘着白胡子的回族大爷对红军说:“你们是红军吗?”

“是的,我们是路过的红军。”许多战士一齐答道。

回族群众一听,一阵喜悦。老大爷握住一个战士的手说:“红军、回民是一家人,马上进村住,这地方夜里冷啊!”

“谢谢老人家,我们不怕的!”陈昌奉答道。

回族群众一听,都不答应,便围上来,一定要红军进村,并且不停地讲:“都准备好了,都准备好了!”

次日,部队继续行军,渡过葫芦河,下午到达单家集宿营。单家集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有400多户回民居住。跟在公易镇一样,又有一大群回族群众在村口像欢迎老朋友一样招呼红军进村。

陈昌奉好奇地问一位回族群众:“你们怕不怕红军?”

“不怕,你们是来过的客人了!”几位年轻的小伙听了,笑呵呵地抢先答道。

原来,两个月前,有一支红军部队曾路过这里。群众不知道他们的番号,只知道带兵的将领叫徐海东,战士们跟军阀的部队不一样,对老百姓很好。

进村后,红军战士按照部队反复强调的,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在回民家外做饭,除借回民水桶打水外,不借用其他用具。杀鸡宰羊也请回民帮忙,按清真的习惯宰杀。回民群众见了,非常高兴,对红军也待之以礼,愈发地热情了。

毛泽东进村后,首先去了清真寺拜访。一位年纪很大、花白胡子的阿訇热情地接待了他。毛泽东侃侃而谈,讲了许多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主张、政策。他同时请阿訇和群众放心,强调红军一定会尊重回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文回教,保障民族平等。

43.jpg

界石铺红军楼

阿訇听了,不住地摸着自己的胡子呵呵笑。他随即招呼回民群众集合,并要求他们分别腾出自家的住所给红军战士们住,并将多余的粮食按市价卖给红军。最后,他请毛泽东在清真寺吃饭、住宿。毛泽东握住他的手,道谢说:“谢谢,我们就不打扰您了!”

当晚,毛泽东在清真寺北侧一个普通的回民家中住宿。

第二天清早,红军战士们按照纪律要求,将借来的门板还回装好,并把屋子打扫干净,随后便准备出发了。临行时,全村的回民群众聚集在村口,把许多茶水、糕饼、水果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送给红军。一些上了年纪的群众更是老泪纵横,与红军战士们难舍难分。

出发后,毛泽东走在队伍最后,不停地向老阿訇和群众挥手道别,以示感谢。

陈昌奉背着一大口袋东西,走在毛泽东身旁。毛泽东一见,便笑着问道:“陈昌奉,你背了些什么东西?”

陈昌奉乐呵呵地回答:“有羊腿,有大馒头,全是吃的!”

“噢?哪里来的呀?”毛泽东又问。

“回民群众送的哩!”陈昌奉答道,随后又赶紧加了一句:“不过我可没有违犯纪律,都是照价付钱的呢!”

“哈哈”,毛泽东乐了,继续问道:“有这么多东西,现在不会再为通渭那袋东西不高兴了吧!”

“嘿嘿!”陈昌奉被毛泽东的玩笑说得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

摘编自《长征中的纪律故事》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他一生勤谨治学,主编丛书为国家能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下一篇 江西三名在抗洪一线失联遇难的干部:洪水滔滔映丹心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