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他舍亿元身家回乡当村官,只为惠及乡亲

生前,吴坚曾概括自己一生只做三件事——干好事业、做好人、培养后代成才。令他欣慰的是,三件事他都做到了。

15.jpg

    吴坚

哈尔滨市双城区新民村村委会主任吴坚有很多称呼。有人叫他“吴所长”,凭借着好学、坚韧与多年的科研积累,吴坚22年前创办了种子研究所,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多省区建有良种繁育基地;有人叫他“吴老板”,他成立了丰禾种业公司,资产过亿元;然而村里人更愿意称他为“吴主任”,年过花甲的他甘愿分文不取,一心带着村民致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4年6月5日,在去市里为村里跑项目时,意外的交通事故将他的生命定格在为村务奔波的路上。

为了大地的丰收

 在出任村委会主任之前,吴坚是个“不务正业”但令人尊敬的种子迷。

 1976年,回乡务农的吴坚在生产大队的科研室学习遗传育种,他对试验田里一株极不寻常的玉米秧苗产生了好奇。他把这株秧苗的生长特征、地处方位详细地记在了日记本上,并在秧苗附近插上了标记。从春到秋不间断地跟踪观察,精心为秧苗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样照看着这株秧苗。

 当时,黑龙江省还没有第一积温带的主栽玉米优良品种,双城的农民每年都要花大价钱去吉林省购买吉字号玉米种子。吴坚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属于适应黑龙江各生态区的主栽品种。

 “吴坚的性格和他的名字一样:刚强、倔强、不服输。只要他想干的事,不获成功他决不罢休。”吴坚多年的老搭档冷洪贵回忆吴坚研究种子的往事时,眼里含着泪花。

 1987年,吴坚在家搞起种子培育,成为当时新兴乡“不务正业”的庄稼人。买不起显微镜,他就自制一个特殊的木架把放大镜架起来用。没有试验台,他就在自家的窗台上架一块木板凑合着用。后来备受农民欢迎的玉米良种“丰禾10号”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开始培育的。

 多年以后,“丰禾10号”终于进入了审定、推广前的攻关阶段,但吴坚却累病住院了。“住院期间他惦记他的种子、研究,在病床上给我写了封信。‘我的病虽不重,但在脑部,时常发作,我真怕因此丧失记忆,我们共同奋斗近二十年才有了这样的成果,如果我有事,希望大哥把它完成。’看了他写的信我当时就流泪了。”冷洪贵说。

 2000年2月20日,吴坚培育的“丰禾10号”顺利通过了审定,填补了黑龙江省无自育优良玉米新品种的空白。“丰禾10号”2003年又相继通过了吉林、内蒙古两省区的审定,成为这些省区唯一集高产、高抗病、高赖氨酸为一体的玉米新品种。

 靠着这种信念和追求,吴坚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国家、省和哈尔滨市的11个科研项目,先后培育出“丰禾10号”“丰禾1号”“丰禾8号”等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有6个玉米新品种获国家新品种保护专利,“丰禾10号”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丰禾1号”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吴坚本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俺们村里的焦裕禄

 2008年9月20日,吴坚以1800多票的绝对优势当选双城市(现为哈尔滨双城区)新兴镇新民村第八届村委会主任。

 “原来的新民村,村委会连个办公地点都没有,今天租这家房子对付几天,明天又不知搬到哪去了,窗户门被人砸碎是常事儿,村里一盘散沙。”在村里住了60多年的吕景春说。

 “以前这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只能穿靴子出门,家家门口垃圾大包堆小包,一到夏天那味儿啊。也没有路灯,黑灯瞎火的晚上早早就睡觉了。”村民吴会喜接着说。

 村民们急切地盼望着有个好班子,有个好的带头人。吴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新兴镇镇长刘兴伟说,吴坚一直对村里的事特别上心,2005年,他自己出钱给乡里买了三台垃圾清运车和一台铲车。2006年秋天,又出钱给赵家屯屯内铺上砂石路,并安上路灯,高兴的村民放了一宿鞭炮,像过年三十儿一样。2007年,村里的汤奎山和金纯爽家的连脊房摊上火灾,吴坚帮助两家先解决吃住问题,后来又帮两户村民盖起了新房。

 吴坚喜欢为老百姓办事,村民们信任吴坚。“当时正值村上换届选举,我们大家伙想:别让吴坚背后出主意啦,就让他来当家领着大伙干吧。”与吴坚从小一起长大的村民李树臣说。

 一面是乡亲们极力推选,一面是家里快速成长的育种产业;一面是年收入相当可观的种业公司,一面是账面空空的村集体。

 面对这一切,吴坚不是没有犹豫过,但思索再三后,他向乡党委表示:只要村民们相信,我就试一把,三年任期内,咋也能把新民村整个“虎皮色”!

 上任后不久,吴坚和大伙儿商量要改造自来水,并同时修建下水管道。改造自来水,大伙儿都同意。但修建下水管道,有的班子成员认为花这钱没必要。

 吴坚说,咱新民村的新农村建设可不能停在“村”上,而要看到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城镇最基础工作首先就是下水道。今天咱们花100万能建成,推后五年十年的,就得花一千万甚至是几千万。这一年,新民村修了双城史上第一条村级下水道。整个工程一直到10月份竣工,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几个月下来,整个人又黑又瘦,村里许多人都说:“看着都让人心疼。”

 富了咱不能忘本

 “2010年村里换届,说实在的我们这些老百姓什么都不怕,但在这一年,我们害怕了,怕吴坚走,怕他不再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村主任了,当时我们十几个村民就找到他家了,有的叫哥们,有的称爷们,说:‘你吴坚还得当村主任’,吴坚却笑着说,只要你们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新民村。大伙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白玉新说。

 这一年,吴坚在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再次高票当选村主任。

 “开始我们以为他只是任个虚职帮村里办点事,没想到真干上了,等第二任的时候,我们全家人坚决反对,公司本来人手就不够用,而且他岁数大了,当儿女的想让他享点福。”二儿子吴芳勇说,“但是我爸性格倔,他决定的事情,谁也改变不了。”

 6年来,新民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后被评为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样板村。6年,吴坚把自己的工资全部用作村里的“救急金”,帮助那些招灾落难的困难家庭。

 “人富了不能忘本。”这是吴坚生前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虽然我爸身为企业董事长,但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要不然我家的资产会比现在翻十番。当时‘丰禾10号’在种子市场上非常火爆,很多人拿着现金抢购,电话都打爆了,公司有人提议把种子价格提高,但他却说不能给农民增加太大负担。”“不仅自己不提高价格,他还对种子商提出限价销售,如果知道哪个种子商牟取暴利就不卖给他种子。”大儿子吴芳义对记者说。

 “以前我们对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不太理解,但后来我整理他的日记时理解了,他就是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新民村寄托父亲一生的情感,我们虽然无法达到父亲的精神境界,但今后村里有困难,我们该帮还要帮。”吴坚的两个儿子坚定地表达了他们对父亲的怀念。

 生前,吴坚曾概括自己一生只做三件事——干好事业、做好人、培养后代成才。令他欣慰的是,三件事他都做到了。

 吴家兄弟把父亲安葬在新兴镇内的乾坤园,他们选择了一处高地,远方就是吴坚为之奋斗终生的新民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捐出150万元毕生积蓄,这对老夫妇不寻常    下一篇 河口海关缉私警察李顺麒:青春书写国门忠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