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山:那一支红烛燃亮深山40年
7月,豫西伏牛山区的夏夜,漆黑闷热。零点时分,淅川县寺湾镇元岭怀村史家沟自然村的全体村民,默默地守候在村口,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孩童,都在含泪等待着——他们村唯一的老师张克山,疾病突发,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去世。师魂归来,村民们彻夜不眠,为张老师守灵……
截至2011年7月18日,张克山58岁的生命中有整整40年耕耘在山村教学点的三尺讲台上,他多次被评为县、镇师德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南阳市优秀教师,大家都赞誉他为“深山红烛”。
一句话承诺40年编辑本段
元岭怀村位于淅川县最偏远的山区,人口散居在山岭沟壑之间。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仍然没有学校,很多孩子失去了读书的机会,甚至成了新一代文盲。
1960年,史家沟教学点成立。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外来的老师干不过半年就卷铺盖走人了。每学期开学,村支书都因为找不到老师犯难。后来,村支书找到了张克山:“山里条件差,缺老师,你来教娃们读书吧!”
那时,张克山正准备到外面谋出路。山里长大的他深知文化才能改变山村面貌:“行!我不能让山里的后代再当睁眼瞎。”从此,他开始了一人执教的生活。
由于多年没有学校,孩子们从小就在家干活,张克山翻山越岭动员家长送孩子们上学。山里住户分散,有时一天的时间才能访问到两个家庭,一个月之后,全村的孩子们终于都背上了心爱的小书包。1982年春季开学,张克山发现曹敏娟同学没来报到,他顾不上吃午饭,翻过两道山岭找到她家,看到小敏娟因家里困难而辍学,他对曹敏娟的父母说:“咱可不能耽误孩子一辈子呀,敏娟学费我包了!”那时,民办教师张克山月薪仅有6元钱。
张克山的爱人含着眼泪告诉记者,学生们上学后有出息了,他就感觉特别幸福,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值得的。
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编辑本段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40年来,张克山一人就是学校的全部编制:教师、维修工、挑山工、校医、炊事员。对缴不起学费的学生,他用自己的工资垫上;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烂了,他来补;各种教学物品,他下山去挑;学生生病了,他上山采药给学生治病;下雨天,他把离家远的孩子领到自己家住……
1986年,原来的校舍年久失修,缺门少窗,成了危房。张克山把学生领到自己家里上课,又到乡、县奔走呼吁:“可不能再让孩子回到山上放牛啊!”
后来学校选址在半山腰上,为了节约有限的经费,撬石头、搬砖头、挑沙子、平地基……所有的活儿张克山都和工人一起干。因为工钱不够,他卖掉了家里一头大肥猪,给工人付了工钱。
那年暑假,张克山有46天是在学校度过的。秋季开学后,学生们有了新教室,却发现张老师的背上晒出了黑斑。
张克山经常说:“既然干了教师,就要对得起良心。娃儿的前程是大事,耽误不得!”从教40年,他从没耽误过学生一节课。2006年春期开学前,大雪封山,张克山下山挑教科书的途中,摔了好几个跟头。他就找树藤绑住鞋底防滑,再把袋子穿两个洞,用绳子背,走到险要处,手脚并用摸爬着过去……那天,他在冰天雪地里“走”了5个多小时,保证了开学时学生们都能拿到新书。
在张克山心中,学生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今,张老师的很多学生走出大山,他却魂归大山,成了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学生是他最大的财富编辑本段
清贫,是张克山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民办教师干了30年,月工资从五六块钱涨到17.5元、30元、79.5元、109元,即便2001年以后他转正成了公办教师,家中的生活仍过得紧巴巴的,儿子穿的衣服多是亲戚送的,女儿考上中专,却因缴不起学费含泪外出打工。但他从未打过退堂鼓,毅然坚守在大山:“当老师的,学生有出息才是最大的财富!”
整整40年,张克山不是没机会“跳出”大山。上世纪90年代他月工资只有109元,教着三级复式班,整天忙得像陀螺。看到他的辛劳与清苦,一位亲友要带他去南方挣大钱,他谢绝了;张克山有个堂弟是寺湾镇领导,但他从没张口要调动工作;2006年,镇中心小学准备调他去,他却还是留在深山里。他说:“我知道山区学校要调进一个好老师有多难。要是我也嫌山区条件差,谁还来啊?”
随着山区人口越来越少,2011年春,“嵌”在半山腰上的教学点只剩下10名学生。虽然学生少,张老师仍按规定开课。欢笑声、读书声,依旧在大山间回荡。
2011年3月,张克山感到身体不适,实在无法坚持了才去诊治,但是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癌细胞在他身上迅速扩散。7月16日下午,他在教室里修理课桌凳时,吐血不止,在紧急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幸逝世。
一位忠于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形象,永远留在了山里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