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倔老头儿张存有和他的“烧鸡神话”

热爱遇到擅长=幸福,75岁的张存有无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他对烧鸡的热爱让家人“吃醋”,他对烧鸡的擅长让同行惊叹。16岁正式进入烧鸡行业至今,他将60年的生命投身烧鸡事业,并创造出许多“烧鸡神话”

张存有对烧鸡很痴迷

一天至少下3次车间,这是张存有的“日常”。

倔老头儿张存有把烧鸡当成一生的事业。

张存有拥有许多头衔:“义兴张”烧鸡第八代传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特级烧鸡技师、滑县道口烧鸡学校校长、滑县道口义兴张烧鸡有限公司董事长、滑县道口烧鸡协会副会长……每个头衔,都和张存有本人一样,被深深地打上了烧鸡的烙印。

6月19日,“义兴张”商标荣归盛典暨信息发布会举行,义兴张及张存有再次成为焦点。一生只做一件事,倔强的张存有将热爱和匠心阐述到了极致。

【日常】一天3趟“下车间”,永远最早到最晚走

早上6:30,道口镇。滑县道口义兴张烧鸡有限公司内,张存有已经来到车间查看,和往常一样,他又是第一个到。

7:00,送鸡子的车抵达公司。张存有先查看了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接着,对每一笼活鸡,亲自查验,一个不落。这是他多年来的习惯,从无例外。“好鸡子是好烧鸡的基础,必须严格把关。”张存有一边查验,一边念叨“好鸡子”的标准:半年以上二年以内的雏鸡或老母鸡,冠红挺直,肉髯鲜柔……”

下午3:00,张存有再次来到车间,宰杀,浸烫、脱毛,开剥、造形,炸鸡,煮鸡,捞鸡,保存,包装,整个流程,仔细查看。“造形是义兴张烧鸡的特色,竹竿撑住元宝形,纯手工!”张存有边走边介绍。记者注意到,当天,他一共去了3趟车间,工人们说,对张存有来说,这是“日常”。

晚上6:00,工人下班。晚上6:30,张存有再次来到车间,检查水电和卫生。晚上7:00,张存有离开公司,和往常一样,他又是最后一个。

【入行】烧鸡世家耳濡目染,16岁担起传承重任

“红公鸡,绿尾巴,一飞飞到老张家,做成烧鸡肥又大……”张存有出生在烧鸡世家,这首儿歌,是他童年的最爱,时隔多年,依然记忆清晰。“从记事起,祖父就天天带我进入自家烧鸡作坊。”张存有说,成篓的活鸡、五颜六色的羽毛、锅灶台案、刀叉瓢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道口烧鸡后继乏人的文章,目光如炬的少年第一次表现出骨子里的倔强:必须担当起发扬道口烧鸡的责任。当年,他来到滑县食品公司烧鸡组工作,跟随祖父制作烧鸡,并很快成为了“顶梁柱”,1964年被委派到公司下属白道口镇经营处独立经营烧鸡铺。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1965年。”张存有说,当年10月,他和祖父被湖南省湘潭市邀请,前往传授烧鸡制作技艺。张存有高超的技艺、熟练的操作,令观摩者赞不绝口,给了张存有极大的信心。

1971年,张存有和徒弟姜胜利被借调到中州宾馆,他们烹制的道口烧鸡曾专门用来招待丹麦、加拿大、赞比亚、柬埔寨等国家元首和五十多位驻华使节以及港、澳、台同胞,受到高度赞誉。

1974年,张存有全面负责滑县食品公司道口烧鸡加工车间,1979年,祖父病逝,张存有悲痛万分,并将对爷爷的思念化成动力,更加努力精进技艺。

【创业】下海单干,家庭手工作坊“华丽转身”现代化企业

1984年,滑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烧鸡产业,成立了滑县烧鸡总公司,张存有担任副经理。因体制上的缺陷,烧鸡总公司效益不佳,张存有下定决心——“下海”单干!

1986年8月,他租了两间临街门面房和后面的三间小房子。开业之后,由于人手不足,张存有带了两个徒弟,高中毕业的大女儿也跟着他边干边学。“心里还是有点虚,担心烧鸡卖不出去。”张存有说。让他惊喜的是,开业当天是8月12日,他准备了80只烧鸡,早上5点开门,中午12点就卖完了。随后,烧鸡的销售十分红火。1989年,张存有注册了“张存有”商标,并被原国家内贸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自1990年以来,张存有烧鸡先后荣获10多个国家级、省部级荣誉证书。

2007年,张存有在滑县征地40亩,新上年产300万只无公害道口烧鸡产业化项目,从宰杀、脱毛到炸鸡、煮制和高温灭菌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实现了道口烧鸡由几百年的家庭手工作坊生产向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的历史性转变。

经过多年努力,公司生产烧鸡能力达到日产2万只。公司直属销售门店10个,分公司5个,全国连锁加盟店200多个。主导产品为道口烧鸡、软包装烧鸡、鸡胗、鸡翅、鸡爪等系列产品及牛肉、羊肉、烧鸡月饼等产品,销往河南及周边多省和北京、天津、东北三省等地。

【痴心】三句话不离本行,烧鸡是其“有且仅有”的爱好

无痴心者无真情,张存有对于烧鸡的“痴”早已被传为佳话。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爱好,就是爱烧鸡。”滑县道口烧鸡协会会长张玉华说。张存有的徒弟任建党目前是北京一家肉食公司的董事长。他说,烧鸡确实是张存有“有且仅有”的爱好,没有之一。烧鸡是任建党企业的一项重要业务,每次,他邀请师父到北京,张存有都是在车间待着,“师父说,他到北京就是指导帮助我把质量控制好,家里也很忙,没有时间去旅游”。

张存有对烧鸡的痴迷,家人更有发言权。“不说烧鸡不说话。这么多年了,他说话的内容几乎都和烧鸡有关。”张存有的老伴儿焦玉兰话语间有“埋怨”也有心疼。“三句话不离烧鸡,给我们打电话说得最多的,还是烧鸡。”对于自己的父亲,女儿张继红有同样的感慨。

无极致者无痴心,张存有对烧鸡的极致追求堪称完美主义。

张存有的儿子张学民告诉记者,有一年,因设备问题,出厂前发现烧鸡品质出现问题,张存有当即决定全部销毁并亲自督办,损失达20多万元。员工中有人劝阻,张存有却说:“钱重要,但我们的良心和脸面更重要!”

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张存有对传统手艺有着近乎信仰式的坚守。虽然,烧鸡生产早已实现了现代化,但张存有拒绝一切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要求,适量的食品添加剂是允许的,对人体无害,但父亲的态度十分强硬。”张学民告诉记者,有一年,他曾尝试将香料引入烧鸡制作,被父亲知道后大骂了一顿。

“父亲很倔,这种倔,让我们钦佩和敬畏!“张学民说。

【计划】打造烧鸡博物馆和烧鸡研发中心

倔强却不固执,坚守、创新,这两种品质在张存有身上完美融合。

事实上,张存有从不缺乏创新精神。1987年,他就从香港购进了一台小型煺毛机,接着又仿制了一台,开始部分代替人工煺鸡毛,作为道口烧鸡生产的一项革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如何让老味道焕发新生机,是老字号面临的共同难题。张存有带领企业开发出不同风味的休闲型、餐桌型、生制型、熟制型系列产品,开发目前市场上缺少的柴鸡、雉鸡、肉鸽、鹌鹑等软包装品种。

 “市场是属于年轻人的,必须抓住年轻人。”对此,张存有思路清晰。目前,公司正在研发设计方便旅游携带的蹄、筋、尾、肚、肾、爪、脯等真空小包装制品。此外,该企业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烧鸡”,网络销售平台的开通,使得全国各地消费者都能更便捷地吃上正宗的道口烧鸡。

对于未来,张存有还有两个设想,他希望能成立烧鸡博物馆和烧鸡研发中心。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典藏、陈列、保护、传习和研究道口烧鸡历史文化的实物场所,多渠道、多方位地传习道口烧鸡制作技艺和弘扬道口烧鸡历史文化;烧鸡研发中心,将挖掘传统工艺,不断开发不同风味的产品。

因信仰而倔强,因梦想而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张存有以及义兴张创造了无数个“烧鸡神话”,更多的神话还在路上,未完待续,未来可期!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一年往返5万公里,他为奥运现场应急    下一篇 他“消失”的28年:导弹代号“罗嗦君”,原子弹被称“邱小姐”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