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刘宝敬:行走在环保路上的“痴人”

黑黝的脸庞,憨厚的笑容,环保“痴人”刘宝敬初见面就给人一种亲近感。在谈起为环保所做的每一次努力时,他总不自觉地提高嗓门,透着一股使不完的劲。他说,保护环境虽是自己的第二职业,但却是毕生的追求。

黑黝的脸庞,憨厚的笑容,环保“痴人”刘宝敬初见面就给人一种亲近感。在谈起为环保所做的每一次努力时,他总不自觉地提高嗓门,透着一股使不完的劲。他说,保护环境虽是自己的第二职业,但却是毕生的追求。

用“痴”来形容刘宝敬再恰当不过了。这位执著于环保近20年的山东苍山县“发明人”十几年如一日,凭借一己之力,倾其所有,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环保技术研究和推动环保知识普及的路上。

2006年办理内退前,刘宝敬曾是临沂市苍山县交通局的司炉工、下水道疏通工。他最早的环保努力就是在锅炉房里开始的。

在工程沥青场工作期间,刘宝敬发现沥青导热设备耗能高、工效低、污染大,而且存在锅炉炉膛导热油泄漏及沥青到处流淌污染环境等问题。他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对沥青导热设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居然凭借一股韧劲破解了导热油泄漏的难题。此后他操作的锅炉及设备节能环保运行10多年无一次事故发生,同时烟尘的排放量也大量减少。

只有初中学历的刘宝敬随后在《公路》杂志上发表了《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的几点措施》《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炉膛的改造》论文,其技术获苍山县、临沂市、山东省交通厅科技奖。他撰写了导热油沥青加热设备使用维护须知,供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人员学习,并被誉为“导热油锅炉刘宝敬高效节能环保操作法”。外界的肯定让他对于节能环保的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烧锅炉时能省点煤,结果却让我与研究节能环保技术结缘。现在只要遇到有什么不合理的设备,我就有改造的冲动。”他说。

1996年,刘宝敬发现堆积的城市垃圾滋生苍蝇蚊子,影响市容和老百姓的健康,他突发奇想,能不能研究专门处理垃圾的装置?此后,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对本县、市的生活垃圾进行104次分类试验;利用星期天、节假日,自带干粮,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分别对76个城市的医院、垃圾填埋场进行考察调研。

刘宝敬回忆说,为了对市级的垃圾进行分类试验,必须到临沂市去采集,但乘公交客车带垃圾是不现实的,每次只能骑自行车往返100多公里带回50公斤重的垃圾,连夜再进行分类试验。他先后35次去临沂带回一年四季的垃圾。

就是凭着这股劲,刘宝敬业余自费研究发明51项国家专利技术,其中包括“生活垃圾与粪便综合处理技术”“新型垃圾中转站”“卫生垃圾焚烧炉给料装置”“封闭式垃圾箱”“多功能道路融雪破冰机”等,具有一定的环保高效节能的实用性。

为了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刘宝敬几乎每天工作17个小时,他在环保路上越走越带劲,钻得越来越深,却渐渐忽视了本应该给家人的关怀。为了研究试验诸项环保节能技术,他将全家多年的积蓄和妻子的工资及女儿做小生意的钱,几乎全部投入到环保研究试验和考察调研中,给全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

刘宝敬说,他全家收入还可以,却因自己痴迷科研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同时,让他感到发愁的是,由于缺乏资金,他的专利、成果未能有一项得到转化。临沂市政府得知后,拨给刘宝敬8万元研究经费,让他更充满了研究新技术的信心。在搞发明的同时,刘宝敬还努力将环保的意识向普通家庭推广。至今自费向社会各界发出“节能减排 从我做起”等20项倡议,先后发放倡议书达73万多份。

2010年春节前自费印刷24万份融环保知识与传统祝福语为一体的彩色年画,向社会免费发放。他告诉记者,为保护生态环境、节能技术创新、宣传生态文明、人类健康拼搏,终生无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消防员田彬:托子救火感动网友    下一篇 梦想在大山里建起图书馆 80后轮椅女孩把生活过成一首诗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