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身体残疾的他和母亲组成“母子电影放映队” 要为乡亲们放一辈子电影

残疾的他根本就挑不动100多斤重的放映设备,每次都是母亲郭戊菊挑着一担设备,他提两部影片盒,母子俩在崎岖的小路上翻山越岭,组成了远近闻名的“母子电影放映队”。这一干就是20多年。

16.jpg

2011年12月22日。夜幕降临,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柏林镇圩场上一片昏暗的灯光照在马恭志身上。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很熟练地拉起电线,挂上幕布,开始放电影,曲终人散回家时,已近午夜。

在23年光与影的放映生涯中,这是柏林镇农村电影放映员、残疾人马恭志最平常的一个晚上。

马恭志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萎缩、行动不便,身高也不足1.5米。然而,20多年来,他在山路上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放映电影5.3万多场,观众达250余万人次。

15岁那年,马恭志全家倾尽所有,买了台老式8.7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从此他走上了最喜爱的放映电影之路。但是,残疾的他根本就挑不动100多斤重的放映设备,每次都是母亲郭戊菊挑着一担设备,他提两部影片盒,母子俩在崎岖的小路上翻山越岭,组成了远近闻名的“母子电影放映队”。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马恭志不仅放电影,还自己动手“做电影”。在每场电影播放前,马恭志都会先播一段用幻灯片制作的“加演片”,内容千门百类:有新出台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普知识、生活安全用电、用火知识和寓言故事等。他希望用放电影的方式,为村里的发展与和谐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柏林镇草堂村鱼塘比较多,许多人以养鱼为生。但由于很多人不懂养鱼技术,一到夏秋季节,就有大批的鱼死亡。马恭志翻查了大量资料,自制了一组《科学养鱼》幻灯片到草堂村播放,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马恭志在山村放电影的同时,还积极配合乡政府的中心工作,适时播放一些时政影片。2001年,配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放映反腐倡廉巨片《生死抉择》40余场次,观众2万多人。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放映电影《张思德》等片100余场次,观众5万余人。

近5年来,马恭志自己动手制作幻灯片、图片4500多张,为学校出电影宣传专刊240多期。

这几年,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电视机也普及了,看露天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少了。但马恭志并未选择放弃。“看露天电影时,大家可以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这是其他的娱乐方式取代不了的。”马恭志说。

马恭志说,他最有成就感的时候是在电影开场前,因为乡亲们会主动跑前跑后地帮他拉幕布。而散场的时候,却又不免失落。

2010年,在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评选活动中,马恭志当选为“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他质朴地表达着自己的愿望:“只想为乡亲们放好电影,放一辈子电影。”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他连续18年坚守反腐倡廉一线,用忠诚与担当保一方干净    下一篇 为人民歌唱——男中音歌唱家霍勇的座右铭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