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里的乡村医生:四十年守望全村健康
在高楼林立的大上海,也有低檐散落的小乡村;除了名誉全国的三甲大医院,还有遍及农村的乡村卫生室。在这里,一群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几十年如一日,背着药箱照料着乡亲们的身体健康。被卫生部评为“2010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上海浦东新区高桥镇北新村卫生室医生周忠良,便是其中一位。
“给病人看了病要回访,对病人的健康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医术和名声负责。”从医第一天带教自己的老中医说的这句话,周忠良铭记了整整40年。从那一天起,周忠良就扎根在农村,认认真真地走访自己的每一个病人。
背坏了的10多个药箱,见证了他40年如一日的付出。“村里700多户人家哪一户我没去过?哪一个人的毛病我不清楚?有的人家都不知道跑了多少遍了。”周忠良颇为自豪地说。
村里的老年人是周忠良的重点关护对象。陈阿林老人今年虚岁100岁,除了血压偏高,身体状况不错。周忠良隔三岔五就会背着药箱去给老太太量血压、听心率,并提醒她“注意血压、少喝点黄酒”。老太太拉着他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老人的女儿说:“周医生常年给我们看病,像照顾亲人一样关心我妈妈的身体情况,心里感激不尽。”
40年前,19岁的周忠良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成熟。脾气好、办事认真,他被选拔为大队“赤脚医生”,经过卫校进修3年后正式上岗。“村支书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意从医,我当然愿意,那个时候‘赤脚医生’可是份很荣耀的工作。只不过自己没什么基础,于是四处找有名的老中医拜师学艺。”他笑着说,“不仅学医术,我还学会了自己种一些常见的药材。”
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周忠良把药材“当花花草草一样种”,板蓝根种了差不多两平方米,薄荷、半夏、丹参、药菊等等或种几株、或种几排。“现在种得少了,但谁感冒了就能揪点儿板蓝根给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得多,那时候农村没什么医疗资源,我专门开出七亩地种药材。”他告诉记者,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碰到了腹泻、感冒、痢疾等患者,自己便用这些药材制作上感糖浆、腹泻药。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民们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医疗资源越来越丰富了,乡村医生不再那么“吃香”了。然而,周忠良并没有接受朋友的劝说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而是乐在其中,继续“做好‘赤脚医生’这个本职工作”。
不甘落后的周忠良在遍访名师的过程中,不仅学得一手好针灸,按摩、推拿、太极、养生气功等技法也都颇有心得。特别是近年来,他发现过去农村病人以患传染性疾病和劳动创伤为主,现在则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越来越多。于是,他开始学习各种慢性病的防治和康复技术,带领中老年人办起“养生沙龙”,练习自创的柔性拳法活动筋骨、畅通血脉,对于防治高血压和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效果明显。
四年前,村卫生室配备了一台电脑,但谁也不会用。“这么好的东西,放在那儿当摆设,多浪费啊!”周忠良心里一急,第二天便开始行动了。他找到村里的年轻人帮忙,教自己从最基本的开机关机、用鼠标开始,慢慢学会了打字、编辑文档、浏览网页等。甚至在年轻人的帮助下,他还在高桥镇率先实现了卫生室档案资料电子化,为所有前来看过病的病人建立起了“健康档案”,吸引上海市卫生部门和卫生部相关工作人员前来考察调研。
2011年1月7日,作为上海市获奖者的代表,周忠良前往北京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2010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表彰大会。“那一刻觉得挺光荣,也突然意识到自己从事这一行已经40年了。”周忠良略有感慨地说,“我以前都不去想过去的事,因为当你总是回忆过去时,就说明你心态老了。我只想明天要做什么、以后还要做什么。”
“我就想,可能自己这辈子最欣慰的是从来没有出现误诊,也没有延误病人的治疗,也能比较有效地给病人提出治疗建议。最揪心的则是对一些晚期肿瘤病人的看护还做得不够,看到病人的痛苦和家人的无奈,作为一名医生我总是深深自责。”周忠良说着陷入了沉思。
记者指着柜子上方“2010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奖牌,问他这是不是最自豪的事?他淡然一笑,摇摇头说:“不能这么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有我同事的功劳,也有我们高桥镇乃至浦东新区许许多多‘赤脚医生’的功劳。”
周忠良表示,这辈子真正让自己回味的,是20多岁时曾被北新村的中学聘为课外卫生辅导员,每周给中学生们上一节卫生课。“我还带着学生一起种草药,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医疗、护理技术。那时候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很多学生都跟我建立了长久的联系,还有两个学生后来也成了医生。”
原来,真正让周忠良自豪的还是自己播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