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张学记:”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
张学记是谁?他到底有多“牛”?他年轻成名,早在武汉大学化学系读博时,他就成功研制出纳米级超微电极及超微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单个细胞的内部观测;他执传感技术领域之“牛耳”多年,在多个国家开展科学研究,被聘任为美国世界精密仪器公司首席科学家、高级副总裁,引领世界自由基传感领域的前沿发展;他横跨多个领域,在国际一流刊物发表论文近400篇,专利70项,已有30余项技术产业化,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而张学记人“牛”事更“牛”。张学记最“牛”的事,在他近乎“执拗”的爱国情结上。
“我们这一代人有幸赶上了党和国家推行改革开放、高考恢复招生,才有机会上大学,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是我一生中的转折点。”博士毕业后,张学记出国留学。在国外的15年,囿于国籍限制,许多科研项目张学记无法参与,往来于多国的签证手续也十分烦琐。对张学记来说,美国护照触手可得,身边人也多次建议他加入美国国籍,但张学记心中时时期待着为国效力之日。2009年,祖国发起“千人计划”号召,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放弃在美国事业“黄金期”的一切,回国从头开始。
张学记说:“一个人的成功果实,往往挂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2009年,张学记来到北京科技大学,负责组建生物工程与传感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在不足3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住在“周转房”,一日三餐吃在学校食堂,朴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曾让他感到过待遇上的落差,但张学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大部分回国的学者并不是为待遇回来的,他们看重的是机遇,更看重为国效力的责任。只要能为国效力,其他一切都好说!”张学记说。
尽管筹建初期一穷二白,但他对中心的研究目标非常明确——“我回国以后把我们的研究目标定义为‘顶天立地’,‘顶天’是指我们要出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论文;‘立地’就是要把成果产业化,做成产品来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张学记用行动诠释了自己对学生所言——“勤奋是最好的智慧”。在北京科技大学,师生们对张学记最深刻的印象是“三快”——说话快、走路快、吃饭快。他每天忙于各个项目,穿梭于实验室和课堂之间。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四台电脑,切换穿插、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短短几年,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他将科研方向瞄准了癌症的早期检测,他的研究成功在肿瘤形成之前提前18个月进行早期预警;他发起成立了中国生物监测检测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有效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张学记正全身心绘制一张蓝图——把研究中心打造成交叉前沿基础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同时,加快产业化,让研究成果成为被市场接受的产品。
科研工作以外,张学记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上。2009年,张学记在“千人计划”聘任仪式上曾深情讲道:“我深信,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在者在学校,学校之所在者在教师,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能够教育学生是非常荣幸和自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所有教师最大的梦想。”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他邀请诺贝尔奖评委、诺贝尔奖得主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为本科生聘请外国教授作为夏季小学期授课专家。自己也为本科生开了课,他把枯燥的专业知识,讲得像故事一样吸引人,成为全校最受欢迎的跨学科选修课之一。后来,只要是他的讲座报告,必定场场爆满,张学记也被推选为北科大“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之一。
此身归来无多意,不负家国不负心。他是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也是“千人计划”专家、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尽管名衔冠己,赞誉加身,张学记从容如初。“在我们学校里经常有人称我为学术大咖、党建大咖、跨界大咖,但是我想说我只是兢兢业业地履行了一名党员、一名教师、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愿意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