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照顾老人和孤儿,40年内她和老伴儿绝大多数时间是两地分居
82岁的贾玉英(右二)
2016年春日里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柳,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里的菜畦开始泛绿,已经82岁的贾玉英又来到这里看望她的“亲人”。
孤老韩发福今年81岁了,在敬老院整整住了50年,尽管他因为智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几乎不认得人了,但贾玉英在他的脑子里永远都是清楚的。“小贾,你来啦,我帮你去河边把洗好的衣服挑回来吧。”
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已有60年历史。1957年,还没结婚的贾玉英由村里推荐参加敬老院筹建工作,创办了庄河地区的第一家农村敬老院。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年。
对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来说,贾玉英的地位不仅仅是创始人,她还是全院的光荣和骄傲。她曾一个人同时照顾40多名老人和16名孤儿;她曾怀着身孕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晒太阳;她曾两次在敬老院里给自己接生孩子,满心想的是一天都不能把老人和孤儿丢下不管;40年内,她从没让一名临终老人孤零零地躺在炕上离开人世,也从没让一名孤儿过年时没有新衣服穿......
贾玉英的无私付出,赢得了普遍赞誉,她曾是镇、县、市等各级敬老院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也因此荣获了各级先进敬老院荣誉称号。
于德安是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的现任副院长,他的年龄和敬老院差不多,他从小在敬老院隔壁长大,在他眼中,敬老院就是贾玉英的家。“我从1996年开始到敬老院工作,贾姨对我的影响很大,她的服务精神至今仍在院里流传。”于德安说。
“我26岁才结婚,婆家离敬老院30多里地,所以我基本上是全年吃住在院里。”贾玉英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好老人和孤儿,40年内她和老伴儿绝大多数时间是两地分居,她的3个孩子基本上是弟弟、弟媳帮忙带大的。而她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是在给老人擦屎接尿、洗澡洗衣、做饭喂饭、打针拿药、送终送葬,给孤儿当爹当妈、督促学习、照料生活、办嫁妆办婚事。
尽管在农村敬老院服务了40年,但贾玉英并不享受退休待遇。然而她从不抱怨,说自己很知足:“当年我做这份工作,村里很多人都很羡慕。每月21块钱的报酬,帮我供3个孩子读书还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院里的老人都是我的亲人,孤儿都是我的孩子。”
40年内,贾玉英照顾的老人上千人,照料的孤儿16人。老人们大都陆续离世了,如今只剩两人健在。孤儿们慢慢长大出院了,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每到逢年过节,当年的小孤儿们都会带着爱人、领着孩子探望曾经又当爹又当妈的“贾姨”。
今年已经50多岁的王淑珍就是其中之一。她永远忘不了,当年他们兄弟姊妹5人失去双亲住进敬老院时,排行老大的她已经15岁了,按规定满16岁就得出院。为了让淑珍和兄弟姊妹们在一起,“贾姨”找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子,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让淑珍继续留在院里,条件是淑珍的口粮由自己挣。此后,“贾姨”夜里睡得更晚了,她靠给人做衣服赚钱,让淑珍一直在院里住到21岁结婚。
如今的庄河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已今非昔比,老人的供养标准已达到每年9000多元,生活标准超出了当地普通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贾玉英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只要老人们过得好,我心里就舒坦了。我已经80多岁了,不能为党做更多工作了只能常来看看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在贾玉英看来,为老人服务是自己应当做的,敬老院里的老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