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记焦裕禄的好学生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下)

从学生、知青到工人,再到检察官、法官,阿布列林从没想着出名,一直尽心尽力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几十年来,阿布列林始终以焦裕禄精神为人生坐标,在西北边疆大地上书写人生之歌——“我是焦裕禄的学生”

fileImg

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左一)

“尊敬的阿布列林同志,首先我发自内心向您说声谢谢!因为我为自己身边能出现您这样的国家干部而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对您,我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希望自己能以您为榜样,真诚、坦率的生活……”

这封信件于2003年9月发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一酒店。收信人: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原来,在2003年9月,阿布列林参加完新疆高院办的院长培训班回单位报销住宿时,发现发票上多开了1000元,为此阿布列林专门给住宿酒店去信,并退回了多开的住宿发票。

这只是阿布列林做的众多值得称赞的事情中的一件。从学生、知青到工人,再到检察官、法官,阿布列林从没想着出名,一直尽心尽力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几十年来,阿布列林始终以焦裕禄精神为人生坐标,在西北边疆大地上书写人生之歌——“我是焦裕禄的学生”。

“焦裕禄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我要争取当焦裕禄的好学生。”这是阿布列林对自己最低的要求。在他家的老房子里,有三箱曾经工作时写下的笔记,其中有一本笔记中夹杂着一张裁剪过的报纸,题名为《采访焦裕禄的亲属》,时间是1994年11月21日。这张报纸连同46年前他与焦裕禄家属的合影照片一直珍藏至今,成为他的人生指南。

也就是这间老房子,当时从1988年一直修到1996年,整整8年时间才完工。1988年,阿布列林年迈的老父亲提出,想在生前把老宅地上的新房子建起来。修房过程中,阿布列林有钱就盖,没钱就停工。为了省钱,新房子全部都用的旧椽子和旧门窗。

“以他当时的地位和职权,想借点钱或者要些材料,都是一句话的事情。”哈密市反贪局副局长阿不力米提·沙力说。在哈密市检察院工作期间,他是阿布列林的“徒弟”,清楚记得老房子这段故事。

从哥哥阿布列林调入哈密市法院工作的那一刻起,同在这里工作的吾尔也提·阿不列孜就知道哥哥是“太有原则的人。”

1998年,岗位调整了20人,妹妹不在其中;1999年,提拔27名科级干部,也没有妹妹,这些吾尔也提都认了。有段时间,吾尔也提既要照顾女儿,又要到医院看护母亲,凌晨还得赶写审判书,在重重压力下,她再次产生了换岗位的念头。

“我是不是你的妹妹?你是不是我亲哥哥?”

“亲妹妹,你就更不要给我压力。”

在阿布列林当法院院长期间,吾尔也提没有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也没有获得过外出培训的机会。最后,还是阿布列林调走之后,吾尔也提因工作出色得到了升职的机会。

当记者问道“为什么不提拔自己的亲妹妹”时,阿布列林说:“心里面踏实,我是焦裕禄的学生。”

一颗金子般的心,必然换来的是金子般的情。在民工张宏奎眼中,阿布列林是一位“慈父般的长辈”。“在他身上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而且总能给别人带来希望。”张宏奎说。

1998年,从甘肃定西来到新疆哈密搞装修的张宏奎遇到了一笔赖账。“放弃了没钱花,不放弃又要不回来”,这是当时张宏奎面临的一个尴尬处境。最终,张宏奎无奈地起诉到哈密市法院。时任院长的阿布列林得知此事后,亲自打电话过问案情,很快就追回了张宏奎的血汗钱。

维吾尔族有句谚语:“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从此,阿布列林与张宏奎成为好朋友。每次外出办事路过张宏奎家里的时候,阿布列林总要过去看看。

当得知他的两个小孩正在上小学,由于没有办理当地户口,每年仅借读费就要支付2000元后,阿布列林帮助两个孩子办理了哈密市农村户口,解决了一家人最大的困难。

在哈密地区法院刑庭工作的时候,阿布列林打破了一项纪录,甚至他退休近四年之后,都没有人能突破。哈密地区法院政治部主任赵养文说:“工作效率很高,一个案件平均不超过20天。”

在同事帕提古丽·排祖拉眼中,阿布列林是一根燃烧不尽的“蜡烛”。她回顾起他们一起共事的点点滴滴,“在他身上真能看到焦裕禄的影子。”

在市法院工作期间,阿布列林是帕提古丽的领导,而在地区法院工作期间,她成了阿布列林的上级领导,这让曾经被领导过的帕提古丽不太适应。“阿布列林反倒挺自然,有事外出照样向我请假。”帕提古丽说。

2010年12月,阿布列林正式退休。可是,他心里还装着别人。“他闲不住。”在妻子麦尔燕木眼中,丈夫永远都是一个大忙人。

2014年,阿布列林被哈密市西河区街道办惠康园社区聘为法律义务宣讲员,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宣讲和咨询。

阿布列林感叹道,年轻人正处于树立正确理想观和价值观的时期,对以后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很感激自己在对的时间去了对的地方。”

记者问:“如何理解焦裕禄精神?”

他回答:“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搞特殊化,这样心里才踏实!”

当地干部群众说,正是凭借着这样一颗心,阿布列林成为焦裕禄的好学生,是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人。

“敢于担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东天山为他作证,坎儿井为他旁白,那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民情日记整整记了17本,“拼命三郎”汪明如为百姓忘我工作    下一篇 “铁轨医生”坚守在海拔3608米: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要有人值守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