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为方便与患者交流,北大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学讲武汉话

5月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治医师、援鄂医疗队队员刘中砥表示,医疗队在抵达武汉的初期曾遇到与病人的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等难题,为此医疗队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武汉当地方言,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传递了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在开始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早期,首先我们重症病房收治的很多...

5月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治医师、援鄂医疗队队员刘中砥表示,医疗队在抵达武汉的初期曾遇到与病人的语言交流障碍、患者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等难题,为此医疗队成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武汉当地方言,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传递了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精神和人文关怀。

“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在开始临床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早期,首先我们重症病房收治的很多患者都是武汉当地的一些老年人,武汉话我们确实听不太懂,就存在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刘中砥回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会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跟武汉当地医护人员学讲武汉话,这样他们跟患者交流的时候,更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此外,医疗队成员还在自己的隔离衣上写上医院的名称、自己的名字,还有鼓励的话,方便患者呼叫我们,同时向患者传递自身的专业和关怀。

“我们医疗队中也有9名湖北籍的护士,分在不同的护理小组,保证每个班次上都有一名湖北籍的护士,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他们可以帮助去沟通、交流。同病房其他一些普通话比较好的病友,也会帮着我们做翻译工作。”

刘中砥说道,“除了语言沟通之外,我们跟患者交流中还会加上一些手势、眼神,我们最常做的一个动作,就是竖起大拇指,向患者传递我们的肯定和鼓励!”

刘中砥说,医疗队接诊的大多数患者都很配合临床治疗工作,但也遇到个别的患者情绪不好,不太愿意接受治疗。针对这种情况,医疗队成员会第一时间去了解他们出现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比如说他们曾收治的一位老年患者,平常合并症比较多,身体基础比较差,得了新冠肺炎之后,就觉得自己可能扛不过去了,对治疗和预后非常消极和悲观。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反复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进行宣教,让她了解到这个疾病的一些知识,缓解她的紧张和不安,还用病房里已经治愈的、好转的病例来激励她,增加她抗击疫情的信心。

“我们还碰到患者,他家庭多位成员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被收治到不同的病房接受治疗。他刚在我们病房的时候,由于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对治疗比较排斥。我们医生护士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重建心理防线,也让他有一个倾诉的窗口。我们还帮着他联系在不同病房接受治疗的家属,让他们之间沟通,可以互相鼓励,也增加抗击疫情的信心。这些患者在经过及时有效的干预之后,很快就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开始积极地接受治疗,最后也都顺利康复出院了。”

刘中砥说道。(记者

彭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他们是奋战在亚投行的中国面孔,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和人文关怀    下一篇 一条朋友圈引来名厨“总动员”:日均2万份盒饭支援抗疫一线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