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英谱·基层干部】曹顺友:半辈子都给了村子
初夏,走进威宁自治县新发乡龙滩村的石榴基地,前两年种下的石榴树依稀挂着红裙似的花朵,迎风在枝头招摇,几名农户正在为石榴树打药除虫。不远处蔬菜基地里的辣椒已经进入盛花期,白色的小花朵在地里静静地开放,部分已经挂上了长长的辣椒。
这样的景象,龙滩村人以前想都不敢想。过去,因交通不便,龙滩村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土地被大片闲置,部分土地零散种植一些低效农作物,产出只够村民维持温饱,整个村庄显得十分闭塞。
这些变化,都跟一个人密切相关,这个人就是村支书曹顺友。
1988年,曹顺友当上村长。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村支书一直都是他。今年六月,他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
两条路
初见曹顺友,身材瘦小,身着深色的夹克,里面套着一件条纹T恤,一条深色的牛仔裤让他看上去显得精神些,脚上穿着一双迷彩解放鞋。
一见面,就迫不用待地带着记者往石榴地里赶。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从曹顺友家里出来,顺着刚铺好没多久的水泥路一直走,就可以看到道路两边的石榴地和蔬菜基地。
走在硬朗的水泥路上,曹顺友藏不住的笑着。
“这些路是2018年11月份才开始修的。”曹顺友背着手,双眼盯着路面,这里踩踩,那里踩踩,说:“村里实施的串户路硬化,由政府免费提供砂石料和水泥,每户人家硬化40平方米,超出的由农户自行垫资修建。按照计划,全村共有130条串户路需要硬化,自去年10月21日实施硬化以来,目前已启动实施35条,已经完成了7条。”
现在水泥路连接到每户人家
这条路正是曹顺友跑出来的,“死皮赖脸”的天天往政府跑,拿到了免费水泥和砂石料。
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陶才学看到曹顺友,大声地打着招呼。他和其村民一样,一直盼望着什么时候能走上水泥路,“原来是泥巴路,每逢下雨天就是稀泥汤汤,脚踩下去要陷很深。现在修好了,学生上学方便,大家有什么东西拉出去卖就轻松多了。”
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条路的修建,比起曹顺友当刚当上支书不久时修的那条通村公路可要轻松多了。
今年已经76岁的杨正明与参与了那条通村公路的修建。他回忆说:“那是2000年的冬天,天冷得很,曹支书喊大家一起开会说要讨论修通村公路的时候,有些人高兴,有些人不敢动,因为修路要钱,我们那时候是一穷二白。”
“支书说,不修路,大家有好东西都卖不出去,那会更穷!”杨正明看着延伸到村子尽头的水泥路,感叹地说,村长有魄力啊,带着大家就开始干。
“村干部,就是要干!”曹顺友除了当好服务员,还要统筹指挥、参加施工队里。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挥修路,力争早日完工,曹顺友索性把家搬到工地旁的一个岩洞,从此吃住都在工地上。
修路苦不苦?
“农村人不怕吃苦。”曹顺友脚步慢了下来,缓缓说,把路修通了就有希望,再苦,熬一熬就过去了。
而这一熬,8个月过去了。
村民们用了8个月的时候修通了松发至民族的手扒岩段公路,铲除了新发乡农村公路网络建设中的最大拦路虎。直到公路顺利贯通后,曹顺友他才抱着破烂的棉被回到家。
曹顺友走到路边的辣椒地里,顺手拔掉了地里的一笼草,在路边的石沿上打掉泥巴,将草扔在了土边,然后拍了拍双手,继续往前走。
一颗树
“我们这里山坎大,土地瘦得很,种庄稼收成不好,但种石榴就不一样。”曹顺友指前两年刚种下的石榴树说。
种石榴,并不是曹顺友心血来潮。为了让龙滩村人早日摆脱贫困,曹顺友费尽了心思。看到山上的野石榴长得好,他就托人从云南带来了3棵石榴树苗试种。
“第一年每棵结了10多个石榴,去年每棵结了30多个石榴。”曹顺友说,看到自家的石榴长得好,乡里面来征求发展种植业意见的时候,他果断要求种石榴。
曹顺友的这个意见得到了乡里的大力支持。目前,龙滩村已建起了1200亩的石榴基地。
“我们下一步准备发展乡村生态体验游、果园采摘游等旅游业,让龙滩村群众享受到生态发展的红利。”曹顺友说。
目前,龙滩村成立了祥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精准贫困户以土地入股,除了石榴,还种植辣椒500亩,石榴下套种白芨,整个春天村民都在土地上忙碌。
为了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曹顺友知道,发展产业,必须引进技术、人才。在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的对口帮助下,曹顺友请来了农民技能培训专家手把手指导种植户,教会村民种植软籽石榴和白芨种植技术。
“我们村目前还有107户488人是贫困户,让村民掌握一门种植技术,是实现早日脱贫致富的最好途径。”曹顺友说。
“龙滩村,荒滩村,种的苞谷和洋芋,吃的洋芋和苞谷。到如今,变了样,石榴花开艳,白芨长得茂。”新发乡讲习所农民讲师编的顺口溜已经在村民口中传播开来。
一个目标
2019年春季攻势的春风已吹遍新发乡龙滩村每个角落。
新发至玉舍13公里8.5米宽的二级公路已经开始修建,建成后将成为新发乡联系外界的快速通道,对产业发展势头正猛的龙滩村来说,这将为龙滩装换上一个新引擎。
“2018年村集体经济将达10万元,2000亩石榴丰产后,每年将帮助村集体增收30万元。”曹顺友介绍说,村民除了能拿到每年每亩土地500元的流转费外,在基地务工,女工每个月工资1800元,男工工资每个月2100元。产生效益后,10%归村集体,20%分红给贫困户,剩下的70%归合作社和公司所有,能解决大部份人的就业问题。
“2018年底,龙滩村成功‘脱贫摘帽’。”曹顺友松了一口气。
他使劲挺着腰,望着石榴地里正在打药的村民,说:“去年虽然脱了贫,但是这些产业都还在发展期,要想看到成果还得等,到6月份我就60岁了……”
曹顺友有些惆怅,语气也变得低沉起来:“从1988年当村干部以来,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大家,没有早一点让大家富起来。这几年,村子变化大了,人的年纪也大了。”
“路通了,电来了,自来水也用上了。”曹顺友盯着地里的石榴树说,虽然把穷帽子摘了,但是我们都知道,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得远。
现在,村委正想办法如何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曹顺友脑门上横着深深的沟,右手从脑门往头顶上抹了一把说:“我们本来就落后于别人,只有跑起来才赶得上。不能走错路、走叉路,更不能开倒车,所以我们村委担子很重啊。”
眼下,曹顺友正在和“第一书记”商议,以开展新时代基层党建提质攻坚行动为契机,从村里的年轻人中培养、发展党员,进一步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以期让“新鲜血液”带领龙滩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上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