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何先忠:身残志不残 争做脱贫致富的“摘帽”人

本网西林讯(王忠祥)在脱贫的路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何先忠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记者来到八达镇周帮村周帮屯,采访了这位摆脱贫困帽子的残疾人何先忠。记者来到何先忠的院子前,看到何先忠的猪舍里养有母猪、肥猪、小猪仔近30多头,而此时的何先忠正在忙着切猪菜、喂猪,冲洗猪舍。见到记者来访,他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与记者交谈,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现...

本网西林讯(王忠祥)在脱贫的路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何先忠就是其中的一位。近日,记者来到八达镇周帮村周帮屯,采访了这位摆脱贫困帽子的残疾人何先忠。

记者来到何先忠的院子前,看到何先忠的猪舍里养有母猪、肥猪、小猪仔近30多头,而此时的何先忠正在忙着切猪菜、喂猪,冲洗猪舍。见到记者来访,他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与记者交谈,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现年55岁的他是周帮村周帮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因为在外出打工做硬化道路时,不慎右手被机器绞断,从此自己永远失去了右手,落下了终身残疾。而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就跌入了更加穷困的境地,一度时间,何先忠感到几乎崩溃和绝望。何先忠说:“当时手断以后,家里面非常困难,又缺劳力又缺资金,又做不成什么工。”

2015年西林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后,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何先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他不等不靠,凭着毅力和勤劳,开始搞起了养猪产业。何先忠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养了一头母猪 ,再后面我就养了四头母猪和养肥猪、小猪仔。”而为了能够更好帮助何先忠摆脱困境,发展好养殖产业,尽快脱贫致富,针对何先忠的家庭实际情况,驻村干部工作组通过入户调查、评议等程序,将他纳入了村里的精准贫困户给予重点扶持,为他家量身制定了一系列种养殖帮扶计划,明确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及帮扶目标。

今年,在帮扶干部的扶持和自己的勤劳努力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何先忠养殖的肥猪已经出栏了两批、小猪仔出栏了四批,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自己家庭的生活也有了质的改变。何先忠说:“今年我养的肥猪和小猪一共卖得了两万多块钱,现在的生活相比以前是越来越好了。

虽然现在只能靠单手生产劳动,但政策给力,自己努力,有了收入后,面对记者的采访,何先忠也谈起了他的下一步打算和新的计划。他说:“我对这个脱贫我有信心啊,现在驻村干部经常一个月跑两三次,或者村里面的干部都坚持扶持我,我肯定有信心坚持脱贫,而且人不是说为了残疾就是贫困,主要是有信心有努力,就是说残疾也要坚持,把现在的生活一定要搞好,对下一的步发展,我还想多养五六十头猪。”

站在村头,放眼望去,在脱贫摘帽这场攻坚战役中,只见一条蜿蜒地脱贫路向远方延伸而去,这条路虽不长,却承载着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的希望。但扶贫,不是扶贫干部着急、贫困户观望,而是贫困户思想解放,扶贫干部引路,两者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攻坚克难,才能从“蜕变”,产生到“蝶变”。

图为八达镇周帮村全景 。

图为何先忠与驻村干部交谈。

图为饲养的肥猪。

图为饲养的母猪。

图为饲养的小猪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吕向阳:动车司机“总教头”    下一篇 163份留任申请——记江西吉安主动留任的第一书记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