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周末妈妈”:给留守儿童一个家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潮格镇的单亲女孩苏日格格,因为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就和姥姥住在一起。自从和“周末妈妈”娜仁高娃结对后,她就成了娜仁高娃家的常客。每个周末娜仁高娃都会为她变着法儿做好吃的,给她辅导作业。每到新学期,娜仁高娃还会为她购买学习用品和新衣服。苏日格格已经成了娜仁高娃家中的一员,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性格也更活泼开朗了。
像娜仁高娃这样的“周末妈妈”,目前在乌拉特后旗还有140多名。这些“周末妈妈”把结对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真情抚慰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她们的心情。孩子们一句发自内心的“妈妈”常常使“周末妈妈”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常会出现“家长”送孩子返校上学时,孩子们依依不舍,拖着不肯回学校的事。
据乌拉特后旗妇联主席王砚介绍,全旗留守流动儿童达627人,占总人口的近1%。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因亲情缺失所带来的诸多成长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旗妇联于2011年因地制宜地启动了“周末妈妈”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巾帼志愿服务项目。第一年就有16名留守儿童走进“周末妈妈”的家,他们在新的家庭环境中找到了幸福和欢乐。
经过4年多的反复摸索、实践,这项充满真情的公益活动受到了来自全区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爱心人士群体也由单一的机关妇女发展到男、女、老、少兼而有之,甚至机关单位、爱心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活动很快便升级为“周末爱心家庭”,关爱的形式与内涵也更加丰富。在给孩子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乌拉特后旗蒙医院还为结对的3名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提供长期免费的医疗资助;旗总工会为结对的1名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困难职工救助;旗消防大队在与5名儿童建立长期就学资助的同时,还让孩子们经常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军营文化教育。
去年5月,旗妇联将活动中受助儿童统称为“娜荷芽宝贝”,并将活动更名为“周末妈妈关爱娜荷芽宝贝”行动。王砚告诉记者,“娜荷芽”为蒙语,汉语译为幼苗、嫩芽,象征着留守、流动、单亲、贫困儿童像幼苗一样,在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呵护中茁壮成长。此时,关爱活动的对象已由留守流动儿童扩展到单亲、贫困、孤残等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
“‘周末妈妈’是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家庭的温暖,也弘扬了互助互爱、民族团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折射出一种至善至美的社会正能量。”王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