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脱贫攻坚群英谱·生态英雄】郑发明:“青山卫士”坚守大山40年

他穿行的脚步留在了林间;  他辛劳的日月被刻在树木的年轮;  他被称为“青山卫士”;  他自喻为“大山的儿子”;  他就是山林的守望者——息烽县温泉镇天台村护林员郑发明。  “今天是清明的前一天,俗称是寒食节,上坟、磊坟的人很多,必须注意烧纸、点烛、点香、燃放鞭炮、燃放烟花等,注意火种引起火灾的发生,天气干燥,我得把妻子叫上一起分头巡山。严防上坟祭祖带火种进入山林,确保森林防火安全。”这是郑发明2...

他穿行的脚步留在了林间;

  他辛劳的日月被刻在树木的年轮;

  他被称为“青山卫士”;

  他自喻为“大山的儿子”;

  他就是山林的守望者——息烽县温泉镇天台村护林员郑发明。

  “今天是清明的前一天,俗称是寒食节,上坟、磊坟的人很多,必须注意烧纸、点烛、点香、燃放鞭炮、燃放烟花等,注意火种引起火灾的发生,天气干燥,我得把妻子叫上一起分头巡山。严防上坟祭祖带火种进入山林,确保森林防火安全。”这是郑发明2018年4月4日所写的巡山日记。

  从1977年担任护林员的郑发明,每天坚持看山、巡山、种树、保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葱少年到华发苍颜,至今已有40载。

  每天早上天不见亮,郑发明便启程,从兴隆村、天台村到尹庵村,面积达15000多亩,沿着崎岖的山路走10多公里进山巡视。40年来,每个山头、角落,都清晰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他平均一月就能走坏一双鞋,这40年郑发明穿坏了上百双鞋。而衣服、身上也时常被挂得满身伤痕。他守住了“绿色银行”,生活却显得格外清贫。

  有人问他:“老郑,您都已经这把年纪,还在护林,不累吗?”郑发明却笑着说,“我护林已经几十年了,山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我的‘亲人’,我与它们有了感情,虽然今年年近60岁,体力不及从前,只要看到这郁郁葱葱的树林,听到森林里的鸟叫声,闻到山间的野花香,我就觉得自己活得充实,活得很值,我还要继续看护好这些山林。”

  郑发明不善言谈,但讲起巡山的故事时却滔滔不绝。“这里就是‘天台丛林’,上世纪60-80年代,‘天台丛林’的小树苗遭到严重铲、烧、砍、盗,所剩大树寥寥无几。后来,我一边护林,一边植树,义务植树造林20余亩,树长高了、多了、密了、大了,各种飞禽走兽的种类已随着增多了。如今,‘天台丛林’是茂密的原始森林,是息烽温泉的八大景之一。”

  小树长成林,偷砍盗伐随之而来。而面对棘手的偷砍盗伐问题,郑发明却有自己的妙招。他会观察路口的蜘蛛网是否被冲破、珍贵的树皮是否被割有记号,来判断盗伐者的路线时间。2011年的一个晚上,时常在深夜巡逻的郑发明就曾将盗伐者逮个正着。

  40年的巡山经验,使郑发明练就了精确敏感的“顺风耳”,让他能分别出山上动物和人走动的不同区别,再加上每个角落有什么树,对于他来说都了如指掌,再狡猾的盗伐者也逃不出他的“五指山”。

  郑发明刚参加护林工作时,家里条件特别艰苦,每月工资只有300元。2003年,他的妻子张忠华多次劝他到西洋公司上班,每月有3000元左右工资,但想到自己守护了几十年的山林,他却毅然放弃了机会,“我是大山的‘儿子’,我不看管山林谁来看管”。

  郑发明是息烽县温泉镇护林员的一个缩影。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护林员,却领着微薄的护林收入,带着妻子坚持走了“二万五千里”的巡山路。昔日光秃秃的荒山,经过他的精心看守、呵护,变成了茂密的青山。郑发明以蓝天为伴,青山为家,40年坚守他心中的那抹绿,把一身的经历献给美丽乡村的青山,献给美丽中国的“绿洲”。

  “几十年来,山里的丛林是我日夜守护的‘家园’。”郑发明坦然地说。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生命最后时光里,他在白纸上“画”出的37个字让人动容    下一篇 山东“互联网+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