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陆东香:爱唱“反调”的扶贫女干部

  本网田阳讯(黄启贵)田阳县五村镇桥马村地处大石山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脱贫的示范点,三分石头一分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稀缺的村子里,出了个“拿土地瞎折腾”、常和村民“唱反调”的扶贫女干部——桥马村妇代会主任陆东香。  2016年初,桥马村“两委”决定全村推广种植牧草。消息一出,就在村民当中炸开了锅。  “手中有粮心不慌。我种了60多年人吃的玉米,谁都别想让我改种牲畜吃...

  本网田阳讯(黄启贵)田阳县五村镇桥马村地处大石山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脱贫的示范点,三分石头一分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稀缺的村子里,出了个“拿土地瞎折腾”、常和村民“唱反调”的扶贫女干部——桥马村妇代会主任陆东香。

  2016年初,桥马村“两委”决定全村推广种植牧草。消息一出,就在村民当中炸开了锅。

  “手中有粮心不慌。我种了60多年人吃的玉米,谁都别想让我改种牲畜吃的牧草!”在牧草种植动员会上,反对最强烈的是村里有名的“倔驴”老莫。“种草不种粮,你们在家以后吃草得了!以后我再也不寄钱回家了。”不仅留守老人反对,就连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打电话回家发出警告和威胁。

  “政府引来老板在我们桥马村发展山羊和肉牛养殖,需要大量牧草。牧草一年可割收三批,每亩年产量可达15吨,养殖企业合同保护收购价每吨200元,每亩地每年有近3000元的收入,比种玉米强多了!” 面对压力,陆东香不断给姐妹们加油鼓劲,“脱贫致富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如果种植牧草不成功,你们到我家免费吃喝。”今年54岁的陆东香,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儿子和儿媳都是国家工作人员,有稳定的收入,不愁吃穿。为了带动村民种植牧草,她也是拼了,一个人种了3.62亩。

  “香姐一个人都敢种三亩多,我们没有理由不种!”

  行动是最好的宣传动员。在陆东香的带头下,村民们纷纷改种牧草。2016年,桥马村共有84户农户种植牧草210亩,当年就实现增收50多万元,而起初强烈反对的老莫也种植了4亩多,当年收入1万多元。

作为精准脱贫示范点,桥马村的村容村貌改造得到了政府的援助援建。漂亮的新村谁都盼望,可是要农户让出土地来做公共通道,谁都不答应。为了确保改造工程尽快推进,陆东香与其他村“两委”干部一起走家串户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

  “我们下巴屯72户人家,全部都要搞房屋外立面改造,通道也要铺上石头砖,这样的好事千年一遇,不要因为一家的反对就坏了大家的好事,我们妇女一定要发挥‘半边天’作用,大事还要我们来定!”在陆东香逐家逐户地游说下,下巴屯各家各户很快统一了思想:改造过程中,不管上级要求拆除谁家的围墙、猪舍或牛栏,都无条件服从。

  得到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巴屯村容村貌改造很快竣工。各家各户民房外立面统一装修、刷白,昔日狭窄的屯内道路变得宽敞,铺上沥青柏油,道路两旁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随之而来的是,道路两旁的空闲地块成为村民争抢的“香饽饽”——大家都想要一块空地来种蔬菜。陆东香又上门来“唱反调”,动员村民在靠近自家的道路两旁种花种树。

  “村里到处是树木,还种什么花草,简直是浪费!”

  “种草种花不能吃,还是种菜实在!”

  面对村民的反对意见,陆东香首先带头在自家门前种上花草,逢人就说:“在家门口种菜,淋上大粪臭烘烘的,不卫生,吃菜可以到远一点的地方种。我们新农村也要像城里一样,种花种草,这才漂亮!”下巴屯村民逐渐接受了陆东香的“理念”,都自觉种植和管护花草。如今,走进桥马村下巴屯,群众房前屋后都被“见缝插绿”,实行综合立体绿化美化,全屯种植常绿果树1500株、开花灌木1000株,铺设草坪36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5%,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脱贫致富需要大胆创业,创业成功需要“主心骨”。为了把村里的留守妇女聚拢起来,增加妇女群众家庭收入,陆东香牵头成立了桥马村妇女创业互助联络会,组织10名妇女骨干,每人入股2000元至1万元不等,共同创办桥马村“农家乐”,试营业两个月来,已先后接待近百名游客,逐步成为片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亮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广西融水:苗寨里的“蓝莓”科普带头人    下一篇 关键时刻,又双叒叕是兵哥哥!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