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格咱昌贡:移民新村话今夕

“很久以前,一场山洪把原昌贡村民小组的房屋冲毁,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村民过起了提心吊胆的日子,每逢雨季,没有睡过安稳觉,生怕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再次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提起过去昌贡村民小组的情况,翁水村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村监委会主任桑前弟弟说。

走进香格里拉市格咱乡翁水村昌贡村民小组,党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迎风招展,两排整齐划一的藏式“小别墅”映入眼帘,中间是一条干净笔直的通户路,村民广场、活动室、绿化带、路灯、文娱设施等一应俱全,“水、电、路、视、讯”直通家家户户……这里犹如一幅铺展在山林间的美丽画卷,让人不禁想走进去,一览移民新村的新生活、新面貌。
“很久以前,一场山洪把原昌贡村民小组的房屋冲毁,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村民过起了提心吊胆的日子,每逢雨季,没有睡过安稳觉,生怕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再次危及生命财产安全。”提起过去昌贡村民小组的情况,翁水村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村监委会主任桑前弟弟说。
了解到昌贡村民小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2007年,各级政府及民政等部门先后深入该村调查研究,计划乘着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的东风,实施移民搬迁,彻底解决昌贡村民生存和发展问题,为村民们吃上“定心丸”。最终决定将昌贡村民小组的23户村民集中搬迁至一公里外地势平坦安全,交通更加便利的移民新址。
号角吹响,旌旗猎猎。2010年,项目正式启动实施,通过各方卓有成效的工作,该组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共投资400多万元,进行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
自搬入移民新村,昌贡村民改变昔日的生活方式,一心一意谋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眼前的昌贡村民小组,家家户户干净整洁,因地制宜发展养殖牦牛和林下经济,年轻人还选择外出务工,许多家庭买了摩托、买了车,在新村里过起了幸福生活。
“我们能够搬出旧址,入住移民新村得益于国家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我们现在住得很安全,生活很幸福。”昌贡村民小组杨清廷说。他家过去居住在昌贡村民小组旧址,当得知政府要实施移民搬迁工程后,心里非常高兴,举双手赞成。还带头做起了搬迁群众的动员工作。
作为第一批入住移民新村的村民,杨清廷谈起今夕变化:“我们住了大半辈子的土基房,真的没有想过有一天也能住进这样的新楼房,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变得更安全了,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特别是每逢组里有红白喜庆事项,大家很快聚集到一起,相互帮助,我们变得更团结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让我们享受到好政策,感谢党、感谢政府。”
昌贡村民小组搬入新村的23户100余人,均为藏族群众。移民搬迁搬得出,如何才能留得住、能致富?桑前弟弟说:“搬迁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原居住地种植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打造中长期增收致富产业。”
杨清廷一家大力发展牦牛养殖,如今已是翁水村有名的牦牛养殖户,每年通过销售酥油、牦牛就可获得10万多元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及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移民政策和法律法规,按照“搬得出、稳得住、会致富”的目标,高位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十二五”以来,迪庆州移民开发局坚持以人为本,情感移民、阳光移民、依法移民、和谐移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构建和谐藏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曹文轩:“追随永恒”的意义    下一篇 安康平利:默默无言写青春 扎根一线助脱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