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村里建起大蚕房,群众返乡养蚕忙——凌云县峰洋村贫困户返乡脱贫记

本网凌云讯(班利彦韦付增)“还是回来村里有搞头。”老劳感慨地说。老劳全名叫劳家良,百色市凌云县峰洋村人。其实老劳不老,今年只有40岁,大家这样叫是因为他外出打工最早,“资历”最老。1993年,16岁的劳家良去广东进了塑料厂。由于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不到半年,他就“卷了铺盖”。后来,劳家良去帮人家盖房子。“半年辛苦半年闲”,他坚持了三年,也改行了。干得最久的是去工地“抱石头”,又苦又累,经常挨骂,年...

本网凌云讯(班利彦 韦付增)“还是回来村里有搞头。”老劳感慨地说。

老劳全名叫劳家良,百色市凌云县峰洋村人。其实老劳不老,今年只有40岁,大家这样叫是因为他外出打工最早, “资历”最老。

1993年,16岁的劳家良去广东进了塑料厂。由于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不到半年,他就“卷了铺盖”。后来,劳家良去帮人家盖房子。“半年辛苦半年闲”,他坚持了三年,也改行了。干得最久的是去工地“抱石头”,又苦又累,经常挨骂,年底算下来也没什么 “搞头”,老劳家在2015年精准扶贫识别中还是被认定为贫困户。

其实,峰洋村土地不少,村民老老实实在家耕种是“饿不着”的。由于手头“紧”,大约从2000年起,村里年轻人陆续外出“找钱”,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在家里。土地丢荒了,外出的人没文化没技术,打工收入不高,峰洋村戴上贫困村的“帽子”,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反面教材”。

2015年,村里发生的几件事让老劳萌动了回村念头。 先是村里来了个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派驻的第一书记,姓杜。据说这个人一来就“不安份”,整天走家串户,把全村情况弄得清清楚楚;另一件事是村里修建了水柜、水渠,硬化了道路,村民用水有保障,进出再也不用趟稀泥了;还听说村支书和几个留守在家的“老者者”竟然复垦土地,搞起了种桑养蚕,一年收入有好几万。老劳有点“眼红”。可后来一打听,养蚕还需要掏几千甚至几万块建大蚕房,老劳又打了“退堂鼓”。

真正让老劳下决心回村的是2016年。这年开春不久,他就听说第一书记杜子禄回“家”(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找来了40万元,要帮助农户建设大蚕房。这回可不能让“真金白银”白白流走了!老劳一跺脚,回到村里租了三十亩地种桑,还把老家的旧房子打掉,建起了400平方米大蚕房,交投公司果真帮出了大半建设费用。

去年,老劳尽管“动作”慢一些,到末季才赶上养两批蚕,却还是尝到了甜头,收入一万多块,脱了贫。今年,他早早下手,第一批养蚕五张,虽然有些保守,浪费不少桑叶,但是他的蚕长得很好,单产有望达超50公斤,一万多元稳稳到手。“打算还养8批,每批10张,如果成功,今年净收入十来万是不成问题。”老劳喜笑颜开。

老劳开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赢了与大哥劳家成的赌约。去年,当老劳决心放弃干了十几年的老本行,改行“喂蚕子”的时候,他总是被大哥打击“不靠谱”,赌他做不得“吃”。

“你大哥现在哪里打工呢?”笔者好奇地向他打听。

“他们爷仔俩不都在那山底脚打桑叶嘛!”劳家成得意地努努嘴,指向不远处的山脚下。

山脚的桑田里,劳家成父子正在把桑叶一袋袋往三轮车上码。“现在要天天往桑园跑。蚕五龄了,食量大得很,要多打点桑叶才行。”劳家成边忙活边告诉笔者。

“还打算出去打工吗?”笔者问。

“不去了。”大哥笃定地回答。

“真的不去了?”笔者还有些怀疑。

“在村里有搞头,还出去做哪样?”在一旁的老劳笑着反问道。劳家成也连连点头。

同样决心不走的还有邻居老田的儿子田维忠。田维忠夫妻俩原本在柳州打工,看到父母在家养蚕赚到钱,今年春节后就一直“宅”在家里,跟着老田种桑养蚕。田家很宽大,上下两层十间房,除了卧室和厨房,其余房间全部让给蚕儿住。笔者到访时,正是蚕儿上簇的关键时间,老田的女儿女婿从邻村赶来帮忙引蚕上簇,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田维忠告诉笔者,因为种桑养蚕,村里外出打工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回来了,大家你追我赶,丢荒多年的上千亩田地很快变成了桑林。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大家挖空心思,有把荒废的猪圈改成桑园的,有把鸡棚拆了来种桑的,还有的连公路边坡的一点土也不放过,种上了桑苗;蚕房不够,废弃多年的房子、牛棚再次被大家利用起来,实在没有地方的农户就在住房上加层,盖成蚕房;迁住附近的“移民”也纷纷“回迁”,重新给老房子拉上了水、电……

如今,走进峰洋村,桑林郁郁葱葱,蓝色铁皮盖的大蚕房像一艘艘帆船,行进在绿色的海洋里,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去年底,我们村顺利通过核验,脱贫摘帽了!”村支书郁再相高兴地告诉笔者,短短一年多时间,全村桑林面积由40亩迅速扩张到1500亩,蚕房面积由400平方米增加到10000平方米,养蚕农户由原来的两户发展到近百户。这些数据随着返多人员越来越多,还在快速增长。

“预计今年全村桑蚕经济效益可超300万元。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推进产业优化计划,引导更多群众将老油茶林、玉米地改种桑树,参与到桑蚕产业发展中。”驻村第一书记杜子禄说,峰洋村要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计划、统一销售,让峰洋群众在家“抱团”发财。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脱贫攻坚群英谱·专家技师】彭盛烈: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下一篇 韦雪梅:战“疫”前线,最美的白衣卫士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