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脚走出自强路
本网天峨讯(黄元松) “我有新房子住啦,我在县城周边有新房子住啦!”如同青冈树皮一样皱巴巴的手把玩着一把亮晶晶的房门钥匙,逢人便夸共产党好,说共产党给他带来幸福的日子,共产党帮他兑现了新婚之夜给老伴许下的诺言。
他叫田光银,今年51岁,四级残疾人、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纳碍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命运多舛志弥坚
田光银身材矮小,皮肤黝黑,1967年生于八腊瑶族乡甘洞村纳号垞屯的一个穷苦人家。他家有5兄弟,田光银排行老大,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孔融让梨”,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弟。他毅然返乡,农忙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农闲到县城或周边村屯打短工挣钱,供送四个弟弟读书。
一个农村孩子在县城找工作也不容易,房东怕他没有钱付房租明明有房也不太愿意出租。为此,刚进县城找工时,他连续几天白天上班,晚上睡在市场白天屠夫卖猪肉的水泥案板上。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深夜,睡在水泥案板上的田光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在县城有一套房子,他沉浸在美好的梦幻中,直到开心得笑醒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12月的一个大雪纷飞下午,忙碌了一天的田光银拖着疲惫的身躯、蹬着破旧的自行车往出租房赶。当自行车行驶到县城六好桥上时,不幸与迎面疾驶而来的一辆面包车相撞,当场造成左手、左脚骨拆,两根肋骨折断,至今腹部尚有多处伤痕。
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奋发向上的青年田光银变成了一个四级肢体残疾人。面对行动不便的左手左脚和满身的债务,想起年老体衰的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四个弟弟,田光银曾万念俱灰,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流过绝望的泪水:“这漫漫人生路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正当他对未来感到迷茫无助时,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找到他,向他讲述张海迪热爱生命的励志故事,鼓励他自强自立,并把他的情况向县残联作了汇报,想方设法给他提供帮助,使田光银慢慢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入赘喜结良缘
时光飞逝,转眼间,田光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媒人介绍,田光银认识了纳碍村大坪屯诚实善良的女青年姚凤英。
姚凤英有4个姐妹,她排行老四。父亲聋哑,母亲老实巴交,她家还赡养了一名年迈的聋哑残疾人姑姑姚东,其家因此被当地政府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女、二女和三女出嫁后,四女姚凤英得留在家,招纳上门女婿,一起挑起家里的这副重担。可是,谁又愿意入赘这样的家庭呢?
诚实善良的田光银出现,让姚凤英心跳加快。心想,跛脚不碍事,这样的男人不嫁嫁谁呢?
田光银也喜欢姚凤英的懂事与善良,他愿意照顾她的家人。
结婚当天,田光银挑着一袋换洗衣服,在欢快的炮竹声和父老乡亲的欢笑声中走进了一栋破旧的茅草房,成了姚家的上门女婿。
新婚之夜,田光银在妻子耳畔深情地许下诺言:“这辈子我要让你吃香喝辣,住县城的房子!”
“姚家两个聋哑人,又添了个跛脚的,我看这家怎么翻身!”刚到姚家不久,田光银总隐隐约约听到一些村民在身后指指点点,嘀嘀咕咕。
“跛脚怎么了,只要手脚健全,我不相信摘不掉这顶贫困帽!”身残志坚、从不服输的田光银拳头握得喀嚓响。
可是,外出务工没人照顾老人小孩,在家发展开业没有经济基础,怎么办?
穷人不能被尿憋死!反复思量后,田光银、姚凤英夫妇瞅准宜林宜果荒山多的资源优势,拿起锄头向层峦耸翠的群山讨生活。
种果摘了贫困帽
种啥?种哪?迷茫中,田光银赶往县城,向“娘家”——天峨县残疾人联合会求助。
“好呀!这个想法好,我们支持你!”天峨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王泽伟的话让田光银吃上了“定心丸”。
技术、苗木、化肥、农药……只要田光银家缺的,天峨县残疾人联合会就安排送上门。此外,帮扶干部还帮助田光银申请了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
有了“娘家人”和帮扶干部的支持,田光银“吃山”的信心倍增,夫妇二人起早贪黑到山上鼓捣。一个月后,终于将种在么老(地名)的28亩老化油茶林砍掉,2012年3月,田光银一家在荆棘丛生的荒山里,一刀一刀砍,一锄一锄挖,栽下3000多株获评广西果树优良单株和优良果树品种的龙滩珍珠李苗。
连扶两年,“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扶贫项目将田光银一家纳入帮扶对象,提供技术、苗木、化肥农药扶持。
施肥、除草、剪枝、疏果、嫁接……管理果苗如同呵护婴幼儿,要有耐心和爱心。
2015年,田光银种下的龙滩珍珠李苗枝头上开始密密麻麻挂果,当年,田光银夫妇开始收获种植果树带来的“第一桶金”。
2016年,仅卖珍珠李果一项收入,田光银一家净赚7万多元。其户因此实现“八有一超”,光荣摘掉贫困帽!
通过科学管理,2017年,田光银一家卖珍珠李果收入超过8万元。
随风摇曳的2800株龙滩珍珠李果成了田光银一家养家糊口的“摇钱树”!
倾情回馈社会
一人致富不算富,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种果摆脱困境的田光银想到最多的不是自家的独立发展,而是引导带动周边的残疾人、贫困户等群体种果致富。
提起田光银,大坪屯四级听力残疾人王应高竖起大姆指。王应高说,他永远都忘不了,2015年2月的一天晚上,当他为养家糊口犯愁而借酒浇愁时,田光银主动登门找到了他,动员他到离家500米远的达芒沟(地名)自留地种植18亩龙滩珍珠李苗,并表示种果有困难他一定尽量帮衬。
一口唾沫一个钉。果然,田光银帮王应高一家争取到县残联的“阳光助残扶贫基地”扶贫项目,并从打坎、施肥、除草、剪枝、疏果、嫁接,一项项、手把手传授技术。
“今年我家的果树也挂果了,我忘不了田光银对我的好!”纯朴的王应高用纯朴的语言表达对古道热肠的田光银感激之情。
得到田光银技术帮扶的何止王应高一人。在田光银的辐射带动和影响下,几年来,田光银先后在基地共培训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00多人次,引导当地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先后共种植龙滩珍珠李苗、油桃苗、核桃苗等600多亩,田光银还无偿提供果苗、枝剪52把、果锯78把,发放宣传和技术资料3000多份。免费为果农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加工等一系列服务工作。
田光银凭着这样的一股子热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给每一位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了灿烂的阳光,实现了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的美好愿望和人生追求。
易地安置圆梦
更值得一提的是,易地搬迁政策出台后,祖祖辈辈蜗居木瓦房的田光银一家响应当地党委政府、村两委和帮扶干部的号召,放弃了在老家建新房的念头,通过“易安”政策条件的层层筛选后,成为完全符合易地搬迁安置条件要求的“易安户”。
不久前,田光银分到了房子钥匙,圆了入住县城的梦想。想到能离开自然条件落后、“一方水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老家,入住条件好,孩子读书方便的城郊天峨县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示范新城(更脑安置点)搬迁新居,田光银打心眼里感谢党委、政府多年来对他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