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杨婷:当好彝乡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彝区脱贫,从移风易俗开始。杨婷请来党校教师、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开设流动技能课堂,为党员和村民手把手传授种植技能,以增强村民自我的造血能力。

CgoOFF0Q4feAWDVjAABKqGrkd9Q828.jpg

山高、路远、地陡、土贫……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则拉乡新基姑村长期以来处于极度贫困的主要因素。然而,从去年9月开始,新基姑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正在该村第一书记杨婷的带领下,通过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而改变。今年,全村将甩掉贫困帽。

新基姑村是纯彝族聚居村,平均海拔1580米。全村总人口113户503人,其中贫困户25户,108人,比四川全省的贫困基数高出1倍多。怎样的脱贫措施才能使贫困户们彻底脱贫?被派往新基姑村任第一书记前,杨婷是甘洛县投资促进和商务局副局长。到村以后,杨婷开始对全村的贫困主因和现状进行了密集型调研。

在新基姑村会议室,墙上一幅《则拉乡新基姑村2015—2018年脱贫攻坚信息图》赫然在目:全村贫困人口的脱贫时间进度,被红、黄、橙三种颜色标注得一清二楚,工作思路、具体措施、运行机制和基本任务等十六个黑色大字铿锵有力,句句切中贫困要害。

“杨书记来到村里后,经常到村民们当中,熟悉各个组的民俗习惯,了解他们致贫的原因,在逐步摸清村情民意和村里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后,与村两委班子共同研究筹划,制定出符合村情的发展规划。”村支部书记吉克阿木布哈说。

彝区脱贫,从移风易俗开始。杨婷请来党校教师、农技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开设流动技能课堂,为党员和村民手把手传授种植技能,以增强村民自我的造血能力。同时,杨婷还为22名党员量身定做勤劳致富等10类特色岗位,把党员干部的“一句话”承诺公示上墙,激励党员立足岗位为村民作贡献。

去年底,新基姑村通过推行“党建+脱贫+学习+服务+产业+网络”等“党建+”新理念,实现第一书记带着跑、村组干部跟着做,协调争取到了扶贫资金97万元,为村民修建了1700多平方米的民俗活动场所,并配套完善了广播设备、办公设施、农家书屋、电影放映中心和补充各类实用型图书2500余册。举办8期劳务技能培训班,村民累计培训500余人次,从根本上改变村民的综合素养,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

群众有了致富愿望,更要有增收的门路。经过调研,杨婷与乡党委和该村党支部委员们得出结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电商产业是符合新基姑村实际,能否彻底脱贫的关键所在。

新基姑村在杨婷的倡导下,通过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长、11名村民代表为管理层、5名党员组成监督机构的甘洛县新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起“党支部+专合社+农户+公司”的利益联结共同体,目前该村包括所有贫困户在内的56户村民已入股专合社。

2015年10月,该村新业种植专合社与甘洛县一家核桃种植专合社签订核桃芽苞及嫁接管护协议,已顺利完成1.14万株核桃改良嫁接工作,仅此一项,每户收益就可增加近3000元;今年4月,该村专合社又引进2000只泸宁鸡鸡苗,在302亩林下进行生态散养,目前该批鸡苗已全部出栏,为每户股员增加收益2500元。

“去年,杨婷通过与州、县相关部门的协调,为村里争取到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业的30万元资金,目前已建成年出栏150头、存栏3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实现年销售利润11万元,为每户增加收益1300元。”吉克阿木布哈说,自去年杨婷来到村里任第一书记后,她通过自身优势和渠道,为村民们在开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也为村民开辟了很多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韩书力:我早就“嫁”给西藏文化了    下一篇 云南双江:干部“转战” 群众“转向”把“抗疫”和脱贫结合到点子上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