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年前抗非典,如今再战新冠
图为李静在病房为患者检查。 刘冉阳 摄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来自广东的医生李静身着一袭白衣,头发梳成马尾,在诊室、病房、办公室之间来回穿梭。一阵忙碌过后,她终于得以坐下来接受记者采访。
一个月前,李静还辗转奔波在云南边境的西双版纳、普洱多个县市,巡查督导当地医院抗击新冠肺炎。虽然来到云南仅4个多月,她已在云岭大地上奔走了几千公里。
17年前抗非典,如今再战新冠编辑本段
图为李静与同事讨论患者情况。 刘冉阳 摄
李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今年1月初,她服从组织安排,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0批赴滇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到昆明,挂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通知取消春节休假。我大年初二就从广州赶回昆明,回到工作岗位。”李静说。虽然云南省委组织部和医院领导都劝她和家人多待几天,但她明白,当时正是最需要人的时候。受疫情影响,机票改签变得异常困难。无奈之下,李静联系票务人员说明了自己的职业并上传了医师证和身份证,才得以及时返昆。
2003年,李静曾奋战在广东抗击SARS的一线。说起17年前的经历,李静记忆犹新。当时她和同为医生的丈夫5个月没和儿子见面,期间她还出现了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的症状,“当时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希望丈夫离我远一点,回家照顾孩子。万一我不行了,他要把孩子抚养好。”但是她的丈夫坚决不肯离开,陪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此次来云南抗疫,李静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
春节期间回到昆明后,李静临危受命,担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协助医院相关部门在全省率先发布新冠病人诊疗流程,提出“尽最大努力争取患者零死亡、本院医务人员零感染”。
千里巡查,对症下药编辑本段
图为李静正在看片。 刘冉阳 摄
1月31日-2月4日,李静作为云南省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专家巡回第四督导组副组长,前往昭通市威信县、巧家县,曲靖市、罗平县、陆良县5家医院6个院区进行巡查督导,“那几天,每天长途奔袭六七百公里,可以说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通过此次巡查,李静快速掌握了云南疫情防控工作的现状和特点。“云南不同地域气候相差很大,我们在昭通威信的时候又冷又湿,到了陆良就晴空万里,增加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
此外,李静注意到,云南不少基层医院应对疫情的经验非常缺乏,人员、物资、核酸检测能力不足。为此,她提出要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和培训,提升基层医院核酸检测能力。
与此同时,云南地处边疆,国境线长,与三个国家陆上接壤,面临的疫情输入性风险较高。因此,李静向云南有关部门建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在疫情监测防控中的紧密联系、数据共享,建立联动机制,提升医疗国际服务化能力。”
参与边境抗疫,献策全球抗疫编辑本段
图为李静接受记者采访。 刘冉阳 摄
4月19日-23日,李静作为云南省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第一督导组组长,前往地处边境的西双版纳州、普洱市6家医院8个院区进行检查督导。此时,国内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国外疫情却急剧恶化,云南已从大后方转变为边境抗疫前线。
为加强与友好邻邦的交流,携手全球医疗界同行共抗疫情,受云南省卫健委委托,李静分别于今年3月19日和5月8日,率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相关科室专家,与老挝琅勃拉邦和匈牙利巴奇-基什孔州医疗界同行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远程视频会议,从重症病患ICU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例发现与追踪、入境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李静也逐渐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云南省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与能力建设项目中来。她将前往云南多个地州的基层医院,开展培训工作,以提升呼吸疾病预防诊治水平。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云南加强相关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云南民众的健康受益。”李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