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你了!”的姐疫情中逆行接送居民,现在居民出行锁定她
“谭师傅,周四早上还是老时间啊?”
“那肯定的,我准点到!”
2020年5月12日下午,在万松街白松社区,居民朱勤奋又见到了老熟人,华昌出租车公司的的姐谭劲喜。
每周,谭劲喜都要载着朱勤奋和老伴杨树斋去医院,从1月30日至今,他们之间的“每周一约”已坚持三个多月。
1月25日,武汉的姐谭劲喜带头逆行,免费接送居民就医、送菜送肉。
武汉重启后,居民就医接送依然认定她,但这次,居民说:“车费该多少就付多少!”
朱勤奋与谭师傅约定以后用车还是给她打电话
带头逆行编辑本段
免费接送居民去医院编辑本段
朱勤奋夫妇是万松街白松社区居民,丈夫杨树斋患有肠癌,1月16日出院,治疗用的输液管需要长期留在身上,每周必须去医院清洗、更换新保护膜,防止管道堵塞。1月23日之后,杨树斋的每周复诊遇到难题。
“我急啊!赶紧向社区反映,打听怎么去医院!”朱勤奋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他们给我一个电话,说是出租车司机的,免费接送我们!”
电话接通,那头正是谭劲喜。
华昌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谭劲喜
1月25日,接到上级指示,谭劲喜和其他六位华昌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连人带车到万松街白松社区报到,这位48岁的的姐有着20多年的从业经历,吃苦耐劳、热心快肠,深受同事敬重,大家一致推荐她为小队长。
“我们一到社区,就接到送居民去医院的任务。”谭劲喜说,“虽然不是新冠肺炎病人,但毕竟是去医院,要说不怕,那是假的。”
作为队长,谭劲喜觉得,这项接送任务必须由她完成,这样才能缓解队员们的紧张情绪。
24小时轮岗服务居民编辑本段
一天跑了36趟医院编辑本段
见到朱勤奋夫妇时,谭劲喜反而并不害怕了。“因为我觉得应该帮帮他们。”当时的杨树斋因身体很虚弱,需要儿子背下楼,再抬进车内。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你必须去做。”谭劲喜回忆,“我深深感受到这里的居民需要我,需要我们!”
谭劲喜的劲头鼓舞着其他队员,在这个有着2万居民的社区里,有不少像朱勤奋夫妇一样因其他疾病需要去医院,他们中有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需要透析的患者,还有孕妇和将临盆的产妇。
7名的士司机、7台出租车,每天工作量排得满满的。谭劲喜将社区收集来的用车信息进行分类、安排,司机们24小时轮岗,“最多一天时,我们仅送居民去医院就跑了36趟。”
前期运送居民,后期送菜送肉,谭劲喜和队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朱师傅,社区来了鱼,快来领!”在每周接送朱勤奋夫妇的过程中,谭劲喜和他们一家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知道朱勤奋每天忙于照顾丈夫,没时间留意手机信息,为此社区有什么消息她都会第一时间告知。
“我们家就认定你了”编辑本段
居民不愿与她告别编辑本段
4月8日起,武汉公共交通逐渐恢复正常,谭劲喜和队员们要离开社区重回工作岗位。她向朱勤奋告别。“不告别,我继续预约每周送我们去医院,我们家就认定你了,车费该多少就付多少!”相处两个多月,朱勤奋早就认定了谭劲喜这位“亲人”。
朱勤奋打电话叫来谭师傅的车
每周四早上7:40,成为他们新的约定。由于医院就诊程序发生变化,以往在医院半小时的就医时间变成2个小时,谭劲喜等候的时间也变成2小时。
“我让她不等算了,谭师傅说不放心。”朱勤奋说,“她不放心我们,这不是亲人是什么?”
“帮着帮着就习惯了,怎么扶他们进车里,怎么坐最舒服,这只有我知道,我做起来也麻利些。”谭劲喜说。
“当初出租车师傅们冒着危险,载我们往返医院,后来又给我们送菜送鱼送肉,在外面风里雪里奔波的都是他们。”朱勤奋动情地说,“现在轮到我尽一点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了。”
坚持让谭劲喜继续接送自己,坚持“车费该多少就付多少”,在朱勤奋眼里,就是能回馈谭师傅的一点心意。
在疫情最危急时刻,武汉有6000辆出租车,在1159个社区,共服务保障社区居民应急出行100万余人次,收到来自社区、居民共441面锦旗和659封感谢信。
如今,这些出租车均陆续复工复产,每一位的哥的姐都进行过核酸检测,车辆都进行了全面消毒,一切准备就绪,迎接重新焕发生机的武汉。
曾经他们不畏艰险地帮我们编辑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