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霸王别姬》拿下金棕榈: 第一次, 也是唯一一次

1993年5月24日晚,第46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全票通过,《霸王别姬》获得金棕榈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

从1988年起,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陆续登上国际舞台:先有张艺谋凭借《红高粱》柏林擒熊,再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拿下银狮,1993年,陈凯歌又凭借《霸王别姬》再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  

《霸王别姬》拍得极其讲究。

5年前,陈凯歌就因为《孩子王》入围过一次戛纳,但输给了比利·奥古斯特的《征服者比尔》。5年后再战戛纳,同战的还有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戏梦人生》。但这一次凯歌似乎志在必得。  

1993年5月19日,《霸王别姬》在戛纳举行首映记者会,吸引了300多位中外记者到场,出品人徐枫,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到齐。5月23日,《霸王别姬》获得11位国际影评人全票通过,拿下了重量级的国际影评人协会“费比西奖”。5月24日晚,第46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又全票通过,获得金棕榈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此殊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  

除了金棕榈奖,《霸王别姬》也几乎囊括了当年所有的国际奖项: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25年过去,至今在豆瓣的华语片评分榜中,《霸王别姬》仍以9.5的高分占据第一。  

《时代》杂志曾经这样形容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的表演,说:“张国荣以一个心如鹿撞、陶醉舞台而对政治局势无动于衷的京剧乾旦,写下扣人心弦的一章。”  

如今回看,《霸王别姬》果真是凯歌式电影集大成者,正如戴锦华所言:“这段对陈凯歌及其同代人有着切肤之痛的现当代中国历史,在影片中只是景片般地映衬出一个绝望的‘三角恋爱’——经典的情节剧的出演;每一个可以真切指认、负载中国人太过沉重的记忆的历史时刻,都仅仅作为一种‘背景放映’,为人物间的真情流露与情感讹诈提供了契机与舞台,为人物断肠之时添加了乱世的悲凉与宿命的苦涩。”  

在这场跨性别的宏大叙事里,凯歌带着一股狂揽上下五千年的劲头,笔力千钧,巨细靡遗。不管你是否认同戏中“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命题,都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拍得极其细致的电影,细致到“无一字无来处”“无一景无背后文章”的地步。小到一块布景板,都要画出“徽班进京”,画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画出“同光十三绝”。细到一个插曲:京戏《霸王别姬》在片中上演了8次,但次次是不同段落,次次与剧情发展契合。  

拍摄上的用心更是拳拳,据说徐克和施南生曾经来剧组探班,看到的第一个镜头就翻来覆去拍了9遍,陈凯歌对徐克说:“六点到现在,四个钟头才拍一个镜头。”施南生则回答他说:“你在幸福中。”  

但要说到《霸王别姬》给电影人最大的启示,还得是——尊重电影,尊重戏剧规律。编剧芦苇研习西方电影编剧理论多年,将李碧华的通俗小说整体提升了一个层次。反观后来的导演,却能将陈忠实巨著《白鹿原》拍得好像《田小娥传》。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五星红旗“印”上瑞士马特洪峰    下一篇 武汉美发店生意咋样?“洗头工”带你一探究竟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