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抗疫“金花”:向着“红区中的红区”冲锋

陈赢和战友何晓丽、李丹红、张瑜不谋而合,4人相约把一头秀发剪成“寸头”,找到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主动请战去重症病房。“既然来到战‘疫’前线,就要去最危险的岗位。”

image.png

主动请战“红区”的四名医护人员,左起陈赢、何晓丽、张瑜、李丹红。

2020年3月22日早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护士陈赢下了夜班走出“红区”,一口气喝光一瓶矿泉水。“出了太多汗,得补补水。”喝完水,陈赢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她主动申请到重症一科工作的第47天。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从金银潭医院转战火神山医院时,根据工作需要,要把队伍进行调整重组。得知重症病区要抽调护士的消息,拥有10余年监护室工作经验的陈赢坐不住了,“我有经验,我去。”

“这里是‘红区中的红区’,患者是重症中的重症。”陈赢当然知道危险,但她说:“既然来到战‘疫’前线,就要去最危险的岗位。”

她的这一想法,和战友何晓丽、李丹红、张瑜不谋而合。4人相约把一头秀发剪成“寸头”,找到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宋彩萍,主动请战去重症病房。

看着她们的“战‘疫’发型”,宋彩萍心疼不已,也被她们的决心打动,把她们安排到了重症一科。

作为护理小组组长,陈赢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一位男性患者病情特殊,需要俯卧位和仰卧位交替,每两个小时要变换一次体位。

俯卧位时,患者痰液比较多,陈赢每半个小时就得去吸一次痰。此外,还要定时更换血液透析所用的各类液体袋子。就这一个患者,陈赢一个夜班就要来回奔走20余次。

除了护理患者,她还负责检查护理文书、协调各类物资、协助处理医嘱等。“基本上每天都是汗水湿透衣背,内层手术服能拧出水来。”陈赢说。

和陈赢不一样,何晓丽和李丹红都被安排上药疗班。何晓丽的班总是接在李丹红的后面,每次交班时,两人都要互道一声“加油”,因为她们深知在这个岗位工作的不易。

药疗班的工作流程图上,从配置液体到清理治疗室垃圾,从核对医嘱到清点药品,密密麻麻罗列着30余项具体工作。

一天下午,刚刚配完液体的何晓丽,正穿梭在各个病床间发临时口服药。一位患者血管塌陷,护士摸不到血管搏动,犹豫着不敢下针。

作为医疗队里的穿刺能手,何晓丽走了过去,仔细辨别血管位置,一针见血。此后,又连续帮助同事完成了几位患者的穿刺。

再次回到治疗室,何晓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稍作休整,坚持着继续下一项工作:摆放次日液体。就在连续低头弯腰拿液体的过程中,何晓丽突然眼前一黑,一头磕在治疗室柜子上。疼痛让她瞬间清醒过来,不敢用手摸头上撞痛的地方,也没有惊动任何人,她轻轻甩了甩头,继续摆放液体。

“那时候我真的想就那样在地上躺会儿。”何晓丽说,“但是我不能把工作留到下一班啊,下一班的同事一样很辛苦,我少干一点儿,他们就得多辛苦一分。”

除了正常办公,张瑜还要兼顾药疗班。工作连轴转,可她从来都笑呵呵的。

“这么危险,这么辛苦,你们后悔不?”面对一些队友、亲人的提问,她们都会坚定作答:“无惧无畏,无怨无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王坤友:永不松套的“老黄牛”    下一篇 绛州木版年画:再现百余年前的中草药方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